引用:
作者nomad
"房價一直跌,那正好啊!!!! 這不就是目的嗎?
最後房價就會只剩最基本的功能,居住!!
完全失去投資的功能
就跟汔車跟農業一樣,買了之後就會一直跌
但還是一堆人買啊!
因為這是生活必需品!!!
銀行不是說他們已經做好風險管理了嗎?
壽險業也說比重很低,不影響
又扯到負利率,顯示你根本一點都不懂嘛!!!
|
...
今天價值 100 元的東西
明天 90 元
後天 80 元
五天後剩 50 元
請問,會有多少人願意今天花 100 元買呢?
還是先等五天?或今天就只願意出 50 呢?
房屋,並不一定要購買,租賃也可
所以您才提出廉價公屋,不是嗎?
而房屋雖是生活必需品,但大家買房子的頻率為何呢?
台灣自有住宅率這麼高,大部分人是想要,而非需要,何來迫切之急?
銀行,假設有人剛好二年前買房子,貸八成
現值一千萬的房子,十五年後只剩 500 萬
請問銀行會怎麼做?是否仍願意貸 800 萬?
即便政府提出配套措施、避免銀行收回資金
但仍須為 500 萬房屋,繳 800 萬貸款的屋主,又會做何感想?
倘若屋主無力償還貸款,房子遭銀行法拍,又有誰願意出標呢?
我們給當舖抵押的是手錶、珠寶、車子、房子
企業給銀行抵押的是土地、廠房、設備、股票
資產價值無量下跌,影響有多深多遠?光現金流就是問題
重點是預期心理,且可明確估算未來價值
對您來說沒差,但對銀行、壽險等就不是了
更別說其他如央行、國內外資金的動作等等
但說了也不懂,何況心有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