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odomo
您提出的也是方法之一,但問題是並無法一步登天
而在可預期未來十、十五年房價只跌不漲的狀態下
誰會買房子呢?法人、個人資產價值無量下跌、建商、銀行、壽險倒閉
這對社會政經的衝擊會有多大呢?國內外投資呢?央行的利率(負利率)呢?
日本不就是現成的例子?
以台灣的結構,是否足以承擔呢?
此外,廉價公屋勢必得在都會區周邊,若要達到效應
以台北為例,必須興建多少戶呢?五十、一百萬戶?
由政府,而非民間來興建,又須多少時間、金錢呢?
我們批評一個政策很簡單,但換個位置
研擬形成一個政策,卻沒有想像中容易
以上
|
"我們批評一個政策很簡單,但換個位置
研擬形成一個政策,卻沒有想像中容易"
露出馬腳來了,果然是領薪水來政策宣導來的!
經濟學的東西也可以讓你亂扯
房價一直跌,那正好啊!!!! 這不就是目的嗎?
最後房價就會只剩最基本的功能,居住!!
完全失去投資的功能
就跟汔車跟農業一樣,買了之後就會一直跌
但還是一堆人買啊!
因為這是生活必需品!!!
建商最後會剩下足夠的而已
銀行不是說他們已經做好風險管理了嗎? 人家已經準備好了,你又操什麼心?
壽險業也說比重很低,不影響。人家都說比重很低不影響,又干你屁事?
法人? 炒作房地產的,去死剛剛好而已
個人? 政府已經大聲預警過了,你還要自殺去炒房,法律可管不了個人自殺
又扯到負利率,顯示你根本一點都不懂嘛!!!
先去查低房價跟負利率有沒有關係再來好吧!
說到底,你就只是想說"太大不能倒"嘛! 何必打那麼多的字?
日本有房子很便宜嗎? 日本人可要笑你怎知了
日本有公屋嗎? 又要再笑一次
公屋有說一次要蓋那麼多嗎?
一批一批蓋就行了
只要政策一推行,房價開始大跌
政府可以開始低價回收土地,然後開始集中開發
再放寬容積率
錢不是問題,一開始先用國有土地,後來再用低價回收的土地
停止所有優惠貸款的利息輔助
再加上不動產課稅提高
這些錢就出多來了
台北市的房屋稅加地價稅一年有280億元,真肥!
漸進式的以市價課稅,一年升個100~200億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