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心有所屬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4
引用:
作者dodomo
您提出的也是方法之一,但問題是並無法一步登天
而在可預期未來十、十五年房價只跌不漲的狀態下
誰會買房子呢?法人、個人資產價值無量下跌、建商、銀行、壽險倒閉
這對社會政經的衝擊會有多大呢?國內外投資呢?央行的利率(負利率)呢?

日本不就是現成的例子?
以台灣的結構,是否足以承擔呢?

此外,廉價公屋勢必得在都會區周邊,若要達到效應
以台北為例,必須興建多少戶呢?五十、一百萬戶?
由政府,而非民間來興建,又須多少時間、金錢呢?

我們批評一個政策很簡單,但換個位置
研擬形成一個政策,卻沒有想像中容易

以上


針對日本與台灣的現況來說:
是否應該有個穩健上漲的方式呢?
現今這樣子的瘋狂上漲,只要是脫離了大多數人可以承擔的範圍,勢必有一天會下跌的吧;如果說不能下跌,因為會造成銀行及壽險業的損失,這樣說得過去嗎? 每一個投資案本來就該作好風險的控管,如果風險最後是要全民買單的話,就是說又是大的不能倒的企業嗎?
想想一般人薪資跟投資性商品人員的比較吧

原本就是該作好管理的工作,讓房價上漲的同時,人民收入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若像目前這樣買得起的人在買,而管理面上卻不作事,因為怕購屋人會反彈,所以讓它一直漲上去是嗎? 那只會讓愈來愈少數的人買得起房子。
只有做好管理面,讓房價穩健成長,才不致於造成大回檔的情況發生。現在,許多外資進來了,要做什麼嗎?
總覺得,若是授薪階級無法購屋,應該是提高所得才是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再搞一個名目。

經濟問題呢? 房市如果不是經濟的全部的話,那只討論房市就錯了。
買房子錢都不夠的話,誰去買其它商品。這樣會有經濟嗎?
供需法則可以切一塊塊的去看,這沒法理解。應該都有前後的因果關係吧,如何切開?
     
      
舊 2010-03-19, 01:09 PM #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心有所屬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