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mad
物價飆得很高
恐怕是為了保護一些國內產業和農產品
而犧牲一般民眾的生活品質吧
要是像美國那樣的收入,但是農產品價格跟美國有得比
那韓國的農民可以都去跳海了
又比如美國的一般生活用品都是進口的,因為美國是完全開放進口
這些廠商在美國生產根本很難活得下去
|
說保護農民只是說好聽的
大前研一就講過日本實施保護政策,結果只是肥了進口商,進口商進廉價外國商品,包裝一下以日本製出售.結果日本農民還是過得很辛苦,年輕人都不想做,日本都市上班族卻要忍受高得離譜的售價.
台灣也是有這問題,台北超市買到米價,可能是農夫售給糧商六倍,而且可能混了不少外國米.所以我一直強調問題不在WTO,台灣自己農產經銷系統才是問題所在.
有時覺得台灣中菜比大陸難吃,與這種政策有很大關係.買不到好的火腿,紹興酒,大匣蟹也禁止進口等等,原材料不行,味道就是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