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870:
http://www.anandtech.com/video/showdoc.aspx?i=3740
"The RV870 Story: AMD Showing up to the Fight"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全文 (Sorry , 全英文)
其實 小弟挺喜歡 Anandtech 的深入式訪問
之前有篇類似的文章- AMD/ATI 如何開發 RV770 (HD4xxx 系列家族)
RV770:
http://www.anandtech.com/video/showdoc.aspx?i=3469
至於不喜歡/懶得看英文的話 , 會錯過不少好網站呢 (唉)
---------------
文章重點:
RV870 起源於2005年,當時ATi 有這樣的打算:R600 失敗令ATI 希望RV870以大於GT200b 的核心面積打nvidia.
RV770這種小核心戰略在當時受大部份ATi 人員反對(當時HD4000還沒出現)
最後為了把RV870從400mm2以上降到334mm2,把部份功能不要了.例如Sideport.
ATi 同時分兩隊設計5800/5700.而且要少於6個月完成.
TSMC 的40nm 制程在初期奇差無比.
新制程會出什麼問題 , 都要花時間修正 , 不是每次 "暴力" 量產強行boost良率就解決到 .
沒有ATI HD4770,5000 系列今天很可能就不須利了.
ATi 故意用大Die 的4770 給TSMC 生產.
生產後的RV740,熱量和漏電超出ATi 預期
然後核心那裡有問題(例如漏電)
就修改那裡的設計,以遷就TSMC 的40nm.
反觀nv 先用小Die的210,220先跑.
直到GT240跟4770 die 差不多大,己比4770遲7個月了.
nV 自 GeForce FX 系列試新制程出問題之後, 次次先等 ATI 做試路 , 見 A 無啥問題先用新制程
雖然係省了 有關 Engineering 時間 但不是次次都那麼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