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潑個冷水..雖然說很早就想潑了 XD
先介紹一位學者..王小雲..
轉wiki的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B0%8F%E9%9B%B2
那由2^80進步到2^63的複雜度到底進步的幅度有多大呢..
用時間來看會比較好理解..
假設本來一台計算機使用2^80演算法計算一年的量
使用2^63的演算法大概需要2887.2秒..約48分鐘左右就可以計算完成..
一年跟48分鐘的差異應該很好理解吧?
而且sha-1的碰撞函數複雜度也許還有進步的空間..
回到主題..
"我個人認為"目前這些分散計算恐怕都還是停在2^80的複雜度的請況..
一但演算法有長足的進步..也許五年後或十年後..
新的演算法加上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及特製的專用晶片..
計算一小時的量搞不好可以幹掉目前台灣團隊算一週甚至一個月的量..
而且碳排放量還是零頭..過往這些算的要死的資料..
留下來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排放的碳造成的溫室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