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aulchu
*停權中*
 
paulch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18
若是由我來「奇文」一下的話,我會把明朝和大順的先後滅亡、及清的興起,歸因於一字曰「餉」。
明末因為當兵的領不到餉,被朝廷欠薪水,欠到無心打仗。所以部隊遇匪、遇夷都是一戰即潰。
關寧鐵騎,可能靠吳三桂和遼東軍閥自行籌餉成功,所以士兵能戰,但已不同於正規軍而有私家軍力味道。吳三桂對大順先降後叛,大概也是因為與大順間餉銀談判觸礁。而其後則轉而與清軍談妥「發餉」的問題!
大順入京後的兵敗,則是因為士兵搞太多「餉銀」在身上,以致行軍遲緩(身上揹五百兩銀子,行軍一天就能累掉半條命)、臨陣畏死(死了身上財物便宜同伴,沒死可朋分戰死者財物)。沒機動力再加不肯拚命,這種部隊當然沒戰力可言!
滿清八旗,也有餉銀搶多可能損及戰力的問題。但滿人騎馬,在馬背上駝五百兩銀子,肯定比揹在身上輕鬆。加上滿人是遊牧部落,各旗中肯定有一套獵物(戰利品)保管程序,不需讓軍士再分心照顧自行劫掠來的財貨,而無心做戰。
當然餉的問題也不單純;大順和滿清無固定籌餉根據地、或餉源貧瘠,光靠搶而能足用。明朝是正統,有官僚、有稅收、有後勤補給體系的政府組織,為何反而落到欠餉而士無戰志?
光這「餉」的問題,恐怕就足以寫一篇論文囉!
 
舊 2010-01-30, 08:33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ulch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