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s4241
我贊成把個人健康紀錄,
由健保局納入資料庫統一管理,
可以避免許多誤診,重複看診,用錯藥的問題.
想要保留隱私權的權貴份子,
則開放可以選擇不參加健保.
|
你講的東西,其實跟電子病歷交換有很大的關係
小弟不才,但剛好碩士的時候是研究這個,所以我算是野人獻曝
這個雖然技術上絕對不成問題
但是有很多因素,到現在連個最簡單的SOAP(一種簡明記載病歷的標準格式)都很難做到跨院電子交換
現在就我的了解,如果是同一個體系的醫院,例如長庚,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在做
但是跨不同體系醫院,或是三級醫院之間交換,衛生署很努力的去推,不過進展我看是很慢
衛生署做很多事情了,不是沒做,請不要罵衛生署都在睡覺
可以看這個網站
http://emr.doh.gov.tw/
不過說真的,衛生署連自己的署立醫院都搞不定了...
應該有不少東西可以看
至於如果你問我為甚麼做不到
我個人認為,遠因:很早以前醫療資訊系統都是大家各自做自己的,如果要整合,不容易,儘管我們已經有標準健康資訊交換格式(例如HL7、DICOM...)
近因:各家醫院藩籬很高,比如說,台大跟榮總體系交換?我看很困難,還有一定要花錢做這些東西,請問誰付錢?國家?還是各家醫院自己攤?再來就是安全性、隱私的一堆議題...
所以我覺得樓主的問題其實是好問題
我們都會想,健保都是資訊化的,為甚麼做不到連線就可以看病歷
理論上如果可以交換,對醫療品質是有益處的,比如說你連在山區衛生所都可以看到完整病歷,基本上對醫療照護很有幫助
但是無奈的因素也很多
有興趣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