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引用:
|
作者稻田捕手
《鐵達尼號》是1997年底在台灣上映,但上映期間幾乎都在1998年,距今也不過12年,電腦普及率怎會低?
|
跟現在比, 很低啦.
1996 年末的中階電腦壓縮一首 mp3 都還要一個小時以上.
而且那個年代電腦跟現在比貴的多.
引用:
|
作者稻田捕手
家用VCD player當時正是邁向主流階段,錄放影機則已經過了巔峰期正在走下坡了,DVD player當時剛開始逐步打入市場,而VCD燒錄器也已佔有一席之地了,並不算是停留在類比時代。
|
CD 燒錄機那個年代 2x 都還要幾百元美金阿!
哪有一席之地.....
3C 宅哥才會去買的東西啦!
燒一張光碟還要個 20~40 分鐘.
而且你這講法非常沒有世界觀,
因為事實上 VCD 只有在亞洲比較流行而已,
基本上都是盜版,
在歐美這些地方根本是搬不上檯面,
不能拿到櫃台上販賣的東西.
你在台灣還會覺得 VCD 曾經有一席之地,
在美國根本不知道有這種東西都算正常.
[/QUOTE]
《鐵達尼號》我在戲院看過一次,下檔前我朋友拿了一片copy來的VCD問我要不要看,隔年則是在家裡慢慢看DVD。3C方面我算是「後買享折扣」的一群,所以時間點應該不會比一般人快多少。[/QUOTE]
1998 年看 DVD 不算後買享折扣摟,
比現在買 BD 還沒有折扣說.
至於下載根本想都不要想,
一般人用 56K 已經算高速了.
那個年代盜版 mp3 剛起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