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sy699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93
引用:
作者iDemon


民窮~只在西北,陝西沒完沒了的大旱災才能造成了大量的災民
東南可是富到沒邊

可是即使如此政府還是沒錢,白銀太少、貨物太多造成通貨緊縮
所謂「內帑」~在萬歷三大征已經花得差不多了
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內帑」、李自成攻佔北京後為何無法禁止下屬劫掠北京,坐失民眾支持

那個時代整個明朝流通的總白銀只有約4500萬兩
張居正這種政務天才、明朝國庫充盈的標準才也600萬兩
明朝皇帝在長期收支完全無法平衝的情況手中還可以握有1000萬兩以上的白銀
簡直是不可思義的奇跡

所謂「內帑說」是李自成、清朝故意抹黑崇楨
想讓明朝的軍隊相信他們的皇帝寧可死守銀庫,也不願意發餉幫他死守江山
就像清朝說四川百姓都被張獻忠殺光了
卻壓根不提如果百姓都殺光了、為何清軍攻打四川時還能遇到強烈反擊


八旗戰鬥力強盛最主要的原因:他們很窮、必需向外...



大旱是造成災民的先因,主因是政府無所作為,放任災情擴大,才有所謂的民變。您也說了「東南可是富到沒邊」,這代表政府對財政的管控失靈,導致資源嚴重不均,這就是所謂的人禍。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為何無法禁止下屬劫掠北京?歷史上的評價對他本來就不高。李自成本來就沒有禁止下屬劫掠北京的能力,不然就不會被隨之而來的清軍以寡擊眾打得落荒而逃,之前的軍令尚稱嚴明是因為局勢所逼,必須與腐敗衰敗政府軍區隔與作戰。但闖軍的本質依舊是「吃他娘、穿他娘」的「流寇主義」,所以一旦事成,就是分贓的開始。

「內帑」在萬曆三大征已經花得差不多了?...........您的論據在哪裡?

那個時代整個明朝流通的總白銀只有約4500萬兩.........您的論據在哪裡?

張居正這種政務天才、明朝國庫充盈的標準才也600萬兩.........您的論據在哪裡?

「內帑說」是李自成、清朝故意抹黑崇楨..........您的論據在哪裡?

清朝說四川百姓都被張獻忠殺光了............您的論據在哪裡?


據《萬曆十五年》作者 黃仁宇先生考察,萬曆一代在張居正執政時期,國庫存積銀一千二百五十萬兩(《中國大歷史》第十五章,頁247)。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一〈江陵柄政〉,指同時期的南京「太倉粟可支十年,冏寺積斤至四百餘萬兩。」因此北京應該更不止於此。


就連清康熙皇帝也曾說:「明代萬曆年間,於養心殿后窖銀二百萬金,我朝大兵至,流寇挈金而逃,因追兵甚迫,棄之黃河。」(《康熙實錄》),史書上關於「內帑」數量的記載出入很大,為何會舉康熙皇帝的話來引證。

1.康熙皇帝算是中國歷代少見腦袋清醒的皇帝,而且皇帝不能空口亂說話(至少我覺得康熙機率不高)。
2.康熙皇帝與萬曆、崇禎應無直接的過節。
3.李自成攻陷北京是上一代的事了,康熙沒有很大的誘因非要污衊他不可。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您所提出的「崇禎很窮」的根據在哪?

清軍攻打四川時還能遇到強烈反擊,是因為被南明福王政權在四川與大順政權在陝西的勢力所牽制,另外一點是滿漢的民族情節。清朝哪位大爺說四川人被殺光,我實在找不出根據。

我承認,當朝為前朝所修的史,多少會有些貶抑之處,但不可否認的,中國官方所修歷史的經驗與精神,在世界各國都備受肯定,官方的史書畢竟不是天方夜譚(當然有例外),有不少專業史家參與其中,還是有非常值得參考的地方,總比「傳言」、「臆測」、「稗官野史」來得有權威性。

您對滿清的看法,正好支持了我之前的論點,氣候除了會削弱一個民族,同時也會強盛一個民族,所以明朝政權的滅亡完全是氣候因素嗎?我想問題是出在於「人治」。西諺有云:「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

您說「世界上喜歡戰爭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戰神、一種是小孩。」那我想美國不是戰神,就是小孩。美國二億人口享用了世界上極大量的資源,依舊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還有歷代不顧一切發動戰爭大肆擴張的國家或統治者,原來他們只是「缺一口安穩飯可以吃」?

人類無止盡的貪婪才是戰爭發生的主因吧。

許多朝代會滅亡的主因,都是因為「財富過度集中」,現在歐美國家享用地球近半以上的資源,還要用「目前尚無定論」的科學推論,炒作二氧化碳,重新分配財富,這才是地球社會動盪的危機。

明朝會滅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太過誇大「夷夏之防」的恐懼,從人民身上徵派大量的物資去對抗關外的民族,反而忽略的最基本的國計民生。

明朝是被滿清所滅的嗎?顯然不是

「暖化與冷化」是絕對的嗎?沒人知道

沒人說不要節能,但也沒人說二氧化碳可以拿來炒作。

野心家當然不會主動去玩自己的命,他們是玩別人的命。
 
舊 2010-01-15, 07:33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sy699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