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csy6992
明朝滅亡時,工業革命尚未開始,依然有劇烈的天氣變化,甚至比今日更甚。所以至今仍對於溫室氣體到底對氣溫的變化使否有決定性的作用還有爭論。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導因於長年累積的各種弊病,氣候轉變只是催化劑,明朝末年民窮是真的,但政府並不窮。從李自成入京後,闖軍對上層階級的抄家行動中抄出驚人的財富的記載中可以發現,貧富嚴重不均才是導致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甚至明崇貞皇帝在危急緊要的關頭時,仍抱著大量的「內帑」不肯使用。
別忘了,緊接著入關統治中國的八旗勁旅,可是來自於天氣更嚴寒,物資更缺乏的冰雪國度,但他們依舊人強馬壯,戰鬥力旺盛。
明朝是亡於人禍,別被氣候極端毀滅論誤導
地球的氣候本來就是無時無刻的在變化,今日的天氣根本不算極端。
妄想藉著塑造極端氣候的恐懼,炒作「碳權」重新分配世界財富的野心家,才是居心叵測。
沒有人說不要愛護地球,...
|
民窮~只在西北,陝西沒完沒了的大旱災才能造成了大量的災民
東南可是富到沒邊
可是即使如此政府還是沒錢,白銀太少、貨物太多造成通貨緊縮
所謂「內帑」~在萬歷三大征已經花得差不多了
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內帑」、李自成攻佔北京後為何無法禁止下屬劫掠北京,坐失民眾支持
那個時代整個明朝流通的總白銀只有約4500萬兩
張居正這種政務天才、明朝國庫充盈的標準才也600萬兩
明朝皇帝在長期收支完全無法平衝的情況手中還可以握有1000萬兩以上的白銀
簡直是不可思義的奇跡
所謂「內帑說」是李自成、清朝故意抹黑崇楨
想讓明朝的軍隊相信他們的皇帝寧可死守銀庫,也不願意發餉幫他死守江山
就像清朝說四川百姓都被張獻忠殺光了
卻壓根不提如果百姓都殺光了、為何清軍攻打四川時還能遇到強烈反擊
八旗戰鬥力強盛最主要的原因:他們很窮、必需向外搶劫才能過日子
手上有刀、口袋沒錢、也沒製造業,不靠搶劫日子沒法過呀
他們很窮、日子很苦,我們都知道這種生存環境的人民通常都非常強悍
世界上喜歡戰爭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戰神、一種是小孩
如果有一口安穩飯可以吃、誰還願意主動去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