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
來自台積電的最新消息稱,AMD 40nm GPU晶片生產線的良品率提高到了60-80%,相比之前傳聞的40%完全可以接受。
正因為如此,AMD DX11 GPU的出貨量在近期迅速增加,已突破200萬顆大關,同時在移動版本Mobility Radeon HD 5000系列全面發佈之後,Radeon HD 5830/5600/5500/5400系列等更多桌面型號也會迅速跟進,構建完整的產品線。
另一方面,NVIDIA Fermi延續著大核心策略,尺寸和功耗都很難控制,據說目前的實際良品率僅有20%左右,而且改善速度也不快。如果按照一塊晶圓成本5000美元計算,那麼每一顆Fermi芯片就需要大約200美元,由此而來的一塊GF100顯卡實際售價可能會達到驚人的600美元。
更不利的是,Fermi GF100的實際性能與核心規模並不成比例,現在的說法是只比Radeon HD 5870快大約20%,對付雙核的Radeon HD 5970根本無望,只能期待盡快拿出雙核版本。
黃仁勳在CES 2010上表示Fermi已經投入量產,不過TomsHardware曝料說並非如此,實際上要等到
二月第三週才會真正開始量產,三月份小批量供貨並紙面發佈,四月方能大規模上市。
鑑於如此種種狀況,NVIDIA很可能會限制Fermi在消費級市場的銷量,而將更多晶片製成Tesla、Quadro等專業產品,以此避開桌面上的不利局面,從其他領域謀求更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