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unghu
徐克的確誇張
有看過"蜀山"元彪的專訪就知徐克花了一年多去拍那套電影
但別忘了那時港片賺大錢(八十年代),有較多的資源讓徐克去拍電影,投資者得付出高昂代價的。
電影市道不好(華語片),投資者保守了,觀眾也保守了
你有可能説這樣不是限制創作題材?
本來就是這樣ㄚ
你老兄要拍出一部驚天動地,圓自己夢想的電影
哪個投資者會跟你瘋?
現在哪家電影公司拍片選題材不是小心翼翼?
題材拍到爛(臥底),不投資(當年"無間道"劇本無人肯問津,直到寰亞肯投資四千萬港幣)
題材新鮮但有恐叫好不叫座,不投資
收不回本,不投資
所以好萊塢電影都是有公式的(橋段,結局等等)
因為他們知道有多少固定的觀眾群是吃這套的
電影商業化ㄚ
有多少投資者是真正電影愛好者?
|
蜀山故事性是不錯啦,徐克也想開創出特效電影的新層次
可惜.........整個怪
說到公式,感覺不只電影,連唱片也是
LADY GAGA爆紅不是偶然,一定也是循著某套公式去跑
回到海角七號,他的成功也不是偶然,很多鄉民都往自己身上攬,什麼靠網路流傳
誤會大了,如果靠網路就會爆紅,國片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別把自己面子給看太大,這樣粉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