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heneyen
一個患者打了一定出事的狀況下,當你用那種效度低的檢驗抓到問題,他可能免於一些後遺症得病痛纏身(當然可以後續由提升檢驗可靠度下手,而且這種檢驗技術一定會越來越精進,或許也可以給其它疾病檢驗使用)
但是如果連檢都不檢,他的人...
|
看來你還是一樣無知
你的檢驗不是效率低 而是在學理上根本無效阿
前面就已經簡單比喻過了
引用:
假設要觸發快篩陽性反應
樣本檢體每平方公厘或每CC需要病毒數1千以上
而體內已有大量病毒病並有發病癥狀的人只有40-60%能夠符合這個狀況並觸發試劑陽性反應
這傢伙偏偏想用來檢測體內病毒尚未大量繁殖使得病患表面身體狀況看起來一切正常的病患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潛伏期)
你認為這樣有可能取的正確的檢驗結果嗎?
拿個檢測PH值的試劑來比喻就是
A試劑是拿來檢測檢體PH值是否小於4的試劑
有人卻拿來測檢體是屬於鹼性還是酸性
這樣的酸鹼值判斷會準嗎?
|
做個簡單的對比
A試劑是拿來檢測檢體PH值是否小於4的試劑:快篩是用來檢視體內A流病毒是否達到一定成度以上來認定你感染的疾病是否為A流
有人執意要拿A試劑測檢體是屬於鹼性還是酸性:有人執意要拿快篩測病患體內是否有病毒潛伏
你的論點從一開始就忽略了能正常觸發快篩試劑陽性反應的最小極限值
當連從一般體內已繁殖大量病毒的已發病病患身上採取的樣本都不見得能觸發陽性反應時
你還拿來檢測才剛被感染體內病毒尚未大量繁殖的未發病病患
(所謂的發病徵狀只不過是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後侵害人體組織及與免疫系統對抗所呈現在人體上的現象)
這樣有可能會準嗎?
更可怕的是
竟然還有人拿這種把花大筆金錢去賭"某份試劑比較靈敏"當作是正確的事
寧願花大錢賭運氣也不願把錢花在能造福更多人的舉動上
雖然醫學本來就有不確定性
但是你也不能全部靠"運氣"來做判斷的 而毫無任何技術、學識當根基
(如果你作健檢時 你的醫生跟你說你的健檢報告內容是根據"運氣"做出來的 你會覺得? 1.高興 2.雖不滿意 但可接受 3.當場飆三字經 翻臉走人)
如果有人還是執意認為自己做得沒錯
那我想請他來向大眾示範或解釋一下
"如何使用檢測檢體PH值是否小於4的試劑來正確的判斷檢體為酸性或鹼性"
如果能成功做或解釋出來
那我就幫你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各大醫院的醫生
讓他們看看是否有實行的可能性
不然我只能繼續請他回火星....
另外我前面已經說都說了
不要把H1N1要魔化
質疑請質疑在對的地方(人體試驗不足、不正視疫苗副作用)
醫療都有風險 但是要不要承擔這個風險請自行評估
有人還覺得沒打疫苗的人就沒資格反駁他
那我只能繼續說"
先生 你到底懂不懂中文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