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網絡打手」組織嚴收入豐/ 本報記者 詹勝
2009-12-21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12/21/ZM-1190029.htm
以操控網絡民意為生意的「網上黑社會」並非內地獨有,其實在香港各大論壇上早就已經存在。他們組織嚴密,行事隱秘,收入豐厚,因為香港沒有專門的法律針對這些組織。所以說,他們可以稱得上是不受法律監管的「幫派」。
香港排名前五位的某著名論壇網站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香港的「網上黑社會」相對內地來說,更商業化。他自己所認識的「大佬」就有數十個,每個「大佬」控制了數百「打手」。這些「大佬」先負責接洽「生意」,然後下命令給「打手」。「打手」之間則等級鮮明,「金牌打手」負責發布主帖,這項工作技術含金量較高,因需要仔細揣摩行動的內容以及達到的目的,將其精華在不超過一百字的帖子上表現出來。隨後,「普通打手」就一擁而上回帖,製造輿論效果。據了解,「金牌打手」的每個帖子大約收費港幣五元,而「普通打手」則收費一元左右,以全職學生居多。
由於香港收費較內地高出十倍之多,曾經有「大佬」引入內地「打手」(有人戲稱「網上大圈」),但效果並不理想。一是香港和內地的網絡語言的差別太大,二是因內地一般都是採用人海戰術,一個主帖竟然出現了數千回覆,回覆內容機械化,這樣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網上黑社會」的行動一般涉及到****或者惡意的商業攻擊。該負責人舉例說,年前,筆記簿電腦市場的競爭激烈。某大電腦商通過顧問公司聯繫到網上幫派「大佬」,出價一萬五千元(現金交易),要求三個月時間,在各大網站慢慢出現一千個投訴,針對對手品牌的筆記簿電腦,包括:速度、保養服務等。結果這種花樣百出的惡意攻擊「滲透」得非常成功,令對方銷量大跌。
電腦學會副會長籲港府監管
針對,「網上黑社會」沒有法律監管的情況,香港電腦學會副會長、香港青年聯會政策研究部委員吳傑莊博士表示,目前,港府只是把網絡監管的重點放在「知識產權」以及「個人私隱」方面,沒有重視這些活躍在網絡上的「黑社會」,令市場產生不公平的情況。他呼籲,港府未來應該針對網絡暴力以及「網上黑社會」等,採取更多措施。
不知道PCDVD有沒有? 台灣應該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