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bustop
冬至是地球與太陽相對位置的一個臨界值
北半球在這一天黑夜最長白晝最短
然後就白晝越來越長朝向另一個臨界值---夏至
我對這些節氣的定義有些疑問
地球繞太陽一圈是365.25天
也就是365.25天後會回到同一個相對位置
但是農曆一年是360天
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與前一年相比有些偏差
所以冬至只是節氣上的一個名稱
但是就---北半球在這一天黑夜最長白晝最短---這個解釋未必正確
甚至我認為農業應該依據陽曆來運作
因為冷熱雨旱精確的講是太陽來決定的
|
只簡單提幾點:
一、農曆不是只看月亮的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二、農曆節氣是以太陽在黃道位置來定的,兩個冬至間不是固定一個農曆年的長度。
三、因為節氣是以太陽在黃道位置來定,節氣在陽曆****現的日期相當固定。但注意真正節氣是精確到秒,不是只算那一天的。
四、農曆有閏月調整曆法中的一年日數與平均回歸年的差異。
建議找曹亮吉教授寫的《阿草的曆史故事》來看。
英文好又不想去找書的人可以參考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數學系Helmer Aslaksen教授的
中國曆法的數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