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oyakoyo99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引用:
作者Raziel
我想整個故事就在G92太早推出的連鎖反應. 硬是拼歷史最強中階卡, 那一張其實晚個半年出來都還是很威, 不用兩年前就推出, 當時G80已是無敵王者, GTS也罕逢敵手. G92現在還能當中階卡用, 只能說G80衍生的一脈實在太好用. 換作是你我在n社主事, 也不會笨到重開全新晶片, 屁股坐的位子不同, 腦袋也會不同.
2系列在98系之後, 時間上看也不算什麼被逼到, 因為98系那也是算改名的G92產品,
2系列其實已經隔代的半新品, 而AMD放棄頂級市場, 改以A雙核打n單核,自己頂級打對手
高級, 效果的確是相當奏效. 不過,GPGPU的佈局在nvidia至少已進行三年餘以上,
這個不同走向的棋必定會比發佈純遊戲硬體的負擔要高. 這是遠見還是錯誤, 歷史自有評價.
但絕不是看到58/59系列才開始想到要起步急就章的路子.


G92出來也不能硬說是中階卡,畢竟剛出來印象中是299美元的價位

而88GT則是250美元,補足88GTX以下的次級旗艦剛好而已

G92跟G80根本可以劃上等號,只不過是製程的不同為最大分界點

與其說當初G80架構太強,不如說29XT太爛,320SP只能吃XXOO而已

現階段4670小強卡一張就跟29XT不會差太多效能

而NV這邊則是還沒有3K級產品真的能到88GTX的等級

NV的目前架構可以說是架構領先製程,所以才造成現今的窘境

G80的DIE有多大大家都知道,真的要做出那個DIE的大小

正常來說是配合55nm的製程才剛好,而他則是90nm就出現的產物

所以才會造成頂級卡可以不惜成本做出巨大DIE而來當頂端卡無所謂

而低階卡則無法藉由G80的閹割來造成良好的定位

像當初G80往下一步就變成86GTS的廢物,沒辦法,以當初的製程技術

如果做出64SP 96SP的中階產品,DIE相對於那個產品價位帶來說,可以說是

成本過高,只不過當初29XT的ATI那一代爛到可以所以才沒有顯現出這個問題

到了RV770時代,對方只用了小小DIE,就追到了近似GTX280的效能

兩者DIE大小可以說是天差地遠,雖然贏得卡王位置,不過就在中階或者中高階產品代

出現很大的問題,因為在GT200的架構下,無法做出128SP-192SP的產品

(GTX260-280都是同一個DIE,只不過是封閉管線而已)

因為成本太高,所以才逼不得已用效能不差的G92繼續當中階卡

這就是NV產品的隱藏架構問題

到現在HD5870的DIE SIZE仍舊和G92差不了多少就能明白

簡單來說,再同個製程,同個效能檔次下,ATI架構可以用遠小於NV架構的DIE SIZE

就能完成

FERMI問題很簡單,假設規格512SP成立,DIE SIZE巨型是可以預估的

那中階的成本要多少? 240SP-512SP的,有辦法做出FERMI架構的中高階卡嗎?

這就是問題最大的所在,還是繼續拿GT200B架構的40nm來RENAME?

在NV的ROAD MAP裡面,看不到這中間的銜接產品
舊 2009-12-20, 11:24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yakoyo9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