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AMD平台主機板自從780G晶片開始,小版的比重就越來越多,
而且每張小板都不像以前給人的”小板等同貧弱、用料差”的舊印象,
每張的功能性與用料的豪華度與一般的ATX尺寸主板相比幾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新一代的785G也不例外,因為在布局及規格上的相似性,各家廠商一樣大量推出785G的小板,
之前也有簡介過技嘉的785G小板測試。
這次要介紹的是一樣是小板,由MSI所推出的785GM-E65,
其實這張版子實際上已經試玩過一段時間,使用上非常滿意,
但是後來又入手ASUS推出的Crosshair III Formula便將這張強悍的小板暫時收起來,直到最近又想回味一下。
接著就來簡介一下這張小板的開箱以及一些簡單測試。
盒裝外觀,近期的MSI包裝都改採簡約風格,個人是還蠻喜歡的。
配件一覽。
主板一覽,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蠻強悍的。

驗明正身,785GM-E65,其實從現在新的MSI命名規格可以看出來其實這張版是屬於中-中高階的等級。

背部I/O一覽。
供電處一覽,全固態電容設計,很難得在小板上出現有在供電區加上熱導管散熱片的手筆。
背面還加上了固定用彈簧螺絲,增加接觸面的張力。

導管與北橋散熱片也有連接,另外有削掉部分鰭片以配合PCI-E介面卡。
供電處拆開,標準的4+1相設計,另外還帶有APS相位切換設計。
I/O區一覽,5組SATA,另外還內建了蜂鳴器方便不少,在散熱片下的南橋晶片則是帶有ACC功能的SB710。
785G北橋,0924周製造。
爾必達製造的DDR3記憶體,容量為128MB。
由左到右為分別提供音訊、1394介面,以及提供網路功能的晶片。
簡介之後就是上一點測試了。
處理器:AMD Athlon X3 435
主機板:MSI 785GM-E65
記憶體:海盜 DDR1800 1G*2 @1333MHZ
VGA:HD4200
散熱器:Xigmatek Thor’s HAMMER HDT-S126384
Power:七盟 ST-1000E-AD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9.11
CPU-Z以及GPU-Z資料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