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看完各位的回覆,很謝謝各位,不論是批評我或是幫我說話的,甚至有些拋出不錯值得思考的問題的大哥
最近看了一本有意思的書,書名叫"是邏輯,還是鬼扯?",但我還沒看完,
內容有提到很多人的思考模式都是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還有過度概括,例如猶太人遭到納粹的屠殺源自於日耳曼民族的民族意識高漲,政客為了操弄人民,於是將猶太人定為經濟問題的罪魁禍首,而後人們都相信所有的猶太人都是罪人(過度概括),於是大屠殺就這樣造成了
反思現在媒體也常有這類情況,只要有一個公務人員在某個時間稍微休息一下被拍到(或者他真的就是這麼差),則會被擴大概括為這群人都是每天只領薪水不幹事的人,試問一般私人企業都沒有這類情形?試問大家每天工作不論8小時或12小時都戰戰兢兢馬不停蹄的在工作?媒體與政客利用民粹的力量得到了自己的利益,但是那些忿忿不平幫政客政策背書的人得到了什麼?
政策的決定往往來自於集體的智慧,但是有時集體智慧並不非常的聰明,很多人都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忽視長期的成本,例如核四停建就是一個例子,但最後誰承擔這個虧損呢?台電?人民?我剛進台電時才知道台電所賺的法定盈餘要繳交國庫,而台電要建設時不是向政府索討,而是向各大銀行商借,這中間就產生了利息的問題,為什麼賺的錢不能優先拿來建設呢?甚至要拿來還錢給銀行也不能....而是優先繳庫剩下的才能拿來使用,另外像很多公家機關的路燈或用電也付不出來給台電,造成爛帳一堆,還有政府為了要民營化台電刻意扶植了民營電廠,然後要台電以高於售電的成本向民營電廠購電,這不知道是哪些偉大的政治人物所提出的,政府要將公營企業民營化,試問你若是投資者會投資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