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inw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引用:
作者TrueAkuma
原來現在都是橋接的阿∼∼∼

話說eSATA應該會輸USB 3.0很多,普遍度太差,個人覺得USB 3.0起來應該會快很多

相容性還是最大的原因∼∼∼

eSATA只是SATA其中一種接頭樣式,並非獨立出來的規格,
也就是主機板的SATA如果是3Gb/s,其eSATA就是3Gb/s,
若是6Gb/s,eSATA一樣會是6Gb/s,SATA速度若再提升,
eSATA當然也會跟著變快.......USB 3.0恐怕很難望其項背。

基本上日後內建USB 3.0的主機板,SATA也差不多都是6Gb/s了,
4.8Gb/s跟6Gb/s比,一開始就輸了........
加上依照USB 2.0的表現來看,USB裝置實際上很難跑到全速,
有一半就很不錯了,所以4.8Gb/s大概也只能衝到2.4Gb/s

不過USB 3.0基本上給隨身碟、燒錄機跟傳統硬碟來用是綽綽有餘,
再撐十年應該也沒問題......若給SSD用,還沒推出就遇到瓶頸了

接eSATA就等同於拉機殼內的硬碟排線出來接,穩定性跟效率還是
會比接USB好,除非USB 3.0的表現超越2.0很多。


引用:
作者Yusunu
Intel的東西有時真的挺有趣的,
規格上不時殿後,但效能上卻一直是指標,

不知道有沒有記錯,直到退場時,
Intel南橋內建的IDE,都只到ATA100而已,
其他家n年前就在用ATA133了;

在PCIe規格上,Intel好像也是在ATi、nVIDIA之後,
才導入PCIe 2.0的﹝入門的G41還在PCIe 1.1

Intel沒支援ATA133,是因為當時這規格是Maxtor所主導的,
Intel沒參與(可能怕打擊到SATA I),所以旗下產品就一直沒支援。

至於其他晶片組廠商,由於是追隨者,當然是儘量都支援嘍~
舊 2009-12-02, 06:53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we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