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utl
漲價歸公在通膨的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例如原本房價可以買100萬袋米,經過一世紀後物價上漲100倍,如果搞漲價歸公的話,同一棟房子賣掉扣掉漲價稅之後,只能買得起1萬袋米。
ps:1世紀漲100倍是很溫和的,不信去查美國人20世紀初的薪資。
|
錯
更加合理
房屋本來就是愈久價值愈低
只有土地才能不提折舊
那地價「漲價歸公」合不合理呢?
若中華民國還統治著大陸
我會說不合理
但是目前以台灣來說
再合理也沒有了
原因在於土地是稀有資源
人口增加但國土面積卻不會增加
所以光靠「養地」就能增加財富
但這是不對的
資源要做有效的運用才是真正的有用
地價漲價歸公可形同土地的折舊 (通膨造成賣價的購買力損失)
增加土地的持有成本
大家討厭投機客炒房
那炒地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