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ushou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13
引用:
作者虛偽
大前研一在2006年發表M型社會,
當時大家早在說台灣就是這類型(只是還有些人嘴硬)
M型社會的平均薪資是看不到真實情況的。

與其說是M型社會,我倒覺得是一個菱形(或說是風箏形,下短上長)圖案的社會。
大部分的人是在中間偏下。
我倒是不認為是什麼M型,因為根據歷史觀察,如果社會的主要中間層面變成M型,是會發生戰爭的。M型應該是被誇大的,畢竟大前研一要賣書吧,也只不過是像新聞一樣,出一個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注意,大家聽聽就好,別當真。
因為有個問題我可以問大家:
如果一個剛出社會的,跟一個出社會10年的,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而且還做差不多職位的工作。個位覺得誰的薪水會比較多?

其實只有兩個(相同薪水就不說了,特殊的派遣行業也不說了)選項
1.有10年經驗的會薪水多,這是自然現象,一般來說年資久薪水也會調高。
2.出入社會的薪資多,這可能是10年經驗的能力太差,或是新人能力太強,被上級賞識。

不論是上述的哪個結果,1的結論是工作的久,只要表現不差,薪資是往上調的。不要說你的薪水都沒有變,如果10年不變薪水的工作你還在作,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不要怪老闆了。就算沒往上升遷,也該加個薪水了吧?

原本就高薪的網友,10年不變就將就啦,你也不是M型中間的。可不要說你月領7,8萬,然後房貸一千萬,還跟低收入的勞工,一起出來抗爭。還在那邊說景氣差,這種人我就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我們在新聞中,已經看過很多這種,沒有那個"腳穿",卻在吃那個瀉藥的人,實在是不值得同情啦!

2的結論,那我恭喜你,這是一間看能力給薪的公司,你不會被埋沒,只要有表現,薪水自然慢慢調高。如果你是10年經驗被新人打敗的,我也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怪不得人啦!是不是?

從以上我個人的觀點,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M型化的現象?這跟30年前的社會有不一樣嗎?我覺得唯一不一樣的,就是以前的人知道自己窮,就不敢買好的,吃好的。現在有些經濟不好的人,照樣有大哥大,背明牌包包,家裡電視冰箱電腦,一樣不少啊?

以前的家長聽老師說孩子不乖,會自己先把孩子毒打一頓後,然後到學校再跟老師說,請老師嚴格管教。現在的家長只是聽到學生自己說被老師罵,然後結果怎樣?請見今日電視新聞24小時播送見分曉。

新聞記者如果問一下這些家裡經濟不好的小朋友,你現在最需要什麼?竟然回答我想要電腦,我想要一部腳踏車,我真是昏了.......少數的孩子也有不錯的,會說只要爸爸有份工作。有些經濟不好的家庭就更奇怪了,生了一堆孩子,這是怎樣啊?

事實上不能說是M型化,而是政府應該要想出,解決為什麼有錢人會更有錢?而窮人為什麼始終無法翻身的問題。其實早就有人寫好劇本在那邊等了,只是政商勾結,這劇本是很難演出的。

這劇本就是孫中山在民國初年就寫好的:就是"平均地權"跟"節制資本"這兩樣,如此而已,就這麼簡單,是不是?

可是,現在是不是不教三民主義課了?很奇怪吼!!
     
      
舊 2009-11-27, 09:17 A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shou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