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mad
重點是: "適者"生存,所謂適者是指在社會裡有較多的下一代能夠存活
能夠過上好日子的人,有低的生育率
日子過得很苦的人,但卻有很多下一代
後者會漸漸取代前者,美國和世界各國的實例說明了這件事
|
這幾句話我個人有一些看法,
越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生育率是越低的,
反過來在食物鏈底層的物種,卻要一次生很多小孩,
有些魚一次可產5萬顆卵,因為存活率很低,所以用數量去拼。
反過來如果鯊魚一次生5萬隻的話,那鯊魚大概早就滅亡了吧。(沒東西吃了)
我對進化論的看法是,
沒有比較優秀的基因,一切只有適不適合而已,
透過基因的組合,只要我生夠多的下一代,
那總會有一些子孫的基因能夠適合目前的環境又運氣好可以繁衍下一代,那我就賺到了。
反過來就只好絕種了。
當然,如果你的基因是很適合目前的環境,因為是排列組合,
那你所生的小孩就會有比較高的機率也是會適應目前的環境,(前提是環境沒有重大改變)
換句話說,你就不需要生那麼多的小孩就可以繁衍你的基因,
就這個論點,我個人是覺得人類的社會還是有進化論的,
只是不再是單純由由基因決定,而是『資源』,
大部分的人類會謀求多一點的資源,甚至超過自己所需,
為了就是讓自己的物種可以傳承下去,我這輩子累積的資源可以部分傳承給下一代,
而我的下一代因享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以比較容易在人類社會生存下去,進而繁衍後代,
甚或是打敗其他的競爭者,取得和較優良(人類社會的觀點)異****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