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orance
今天登入 PXhome 的時候,發覺它登入的方式有些不一樣了。
變成跟露天一樣,需要另外按下登入鈕。
這是不是已經在修改系統的問題...?!
|
改了也沒用,因為個人資料還是「持續」在外洩,昨天舍妹又被詐騙集團成功得手一次

。
幾天前舍妹才在 pchome 商店街買了一件約200元的小東西,該商家曾來電說東西缺貨,
透過電話把訂單換成同值商品。後來,詐騙集團就「偽裝」成前述商家的電話來電,將舍妹誘
入了詐騙的陷阱。基於這點,我做出了pchome 即使修改了商店街的登入程序(趨嚴),最
近一星期內的交易,個人資料仍是外流到詐騙集團的結論。
其實,舍妹才被騙走13K而己(戶頭裡沒啥錢),但對我的打擊卻很致命

。
從十月十六日,看完本篇樓主的發文開始,我就有不好的預感:我妹她一定中獎。
於是我逼她把「pchome」+「分期錯誤扣款」+「ATM操作」=「詐騙」,這些關鍵字
背起來。不厭其煩的每天抽背,還再三講解使用「第三方付費機制」(如:信用卡),所
有的帳務糾紛,全是「銀行和商家的事」,與消費者全然無關。凡是威脅不聽指示會被重
複扣款的一定是「詐騙集團」。
結果,大費周章,有嘴講到沒爛,對「丁丁」打再多預防針,也是不敵「詐騙集團」。
從未卜先知,全力防堵,到終成事實。完全就是「伊利亞德」中的苦情特洛伊公主:卡珊卓(Cassandra)的心酸寫照。
「詐騙集團」在台灣逍遙這麼些年,從「恭喜你中獎」、到「檢察官辦案」、到偽裝成pchome的店家,
屢屢得手,受害民眾數以百萬計。ATM櫃員機貼上制式警告標語,沒用。宣導教育民眾,限制單筆轉帳上限和單日轉帳上限,效果也有限。
ATM的轉帳機制,實在要好好檢討。導入防呆機制和反詐騙機制,勢在必行。
例如:
「無人值守的櫃員機」,強制加上「時間鎖」,把轉出的金額,延後支付,也許設個24HR的反悔期,可以取消匯出。操作取消匯出的動作,得讓銀行賺若干「手續費」。
需即時到位的存匯業務,強制在有人值守的櫃檯/櫃員機代辦。
犧牲部分便利性,一舉斬斷ATM詐騙的利基。有其必要,否則光是一堆詐騙電話,騙不到錢,光是電話騷擾就煩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