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實戰時間了,通常到這邊可能會期待下回分解了,不過改一下遊戲規則讓大家可以看得更多,後面繼續放上通常在下的PART II,也就是繪圖轉檔壓縮的部分。
先來看一下模擬繪圖的CINEBENCH R10 可以透過算圖來得出使用單一核心以及
多核心的結果及增長。
單一核心為3227分,多核心11378分,倍數為3.53倍。
接下來是7-ZIP的內建效能測試,字典檔大小設定48MB,結果為12544MIPS。
再來是WINRAR 3.71,用壓縮最佳的設定壓縮一個2.71G的ISO檔,耗時12分51秒。
接下來是影片轉檔的部分,則是使用了X.264 BENCHMARK 2.0以及TMPGENC
EXPRESS 4來進行X.264編碼,以及將影片檔轉換成DVD格式的測試。
先看X.264 BENCHMARK,基本上就是將一個內附的720P MPEG2檔轉換成X.264
格式的檔案來評斷每秒能轉換的影片格數,原有內建的設定是採用了
X.264 V747以及V819的主程式來進行壓縮,另外再加上效率較高的V1096板來
測試看看。
結果如下:
Results for x264.exe v0.58.747
encoded 1442 frames, 81.37 fps, 3905.4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1.44 fps, 3905.4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3.80 fps, 3905.4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3.96 fps, 3905.4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0.46 fps, 3952.8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0.48 fps, 3952.8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0.48 fps, 3952.8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0.46 fps, 3952.85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819M
encoded 1442 frames, 83.43 fps, 3889.3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3.57 fps, 3891.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3.28 fps, 3889.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3.65 fps, 3891.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88 fps, 3962.73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82 fps, 3963.5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87 fps, 3963.43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1096M
encoded 1442 frames, 99.28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9.29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9.83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9.81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7.01 fps, 3926.2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7.00 fps, 392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7.00 fps, 392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7.03 fps, 3926.25 kb/s
接下來是TMPGENC,同時轉兩個檔,轉換成DVD格式,看耗費的時間。
設定如下:
最後耗費17分35以及17分36秒。
最後是兩個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分別是blender以及pov-ray,兩套都是免費的繪圖渲染軟體,也支援多核心,而且可以作效能測試,所以採用這兩套來做做測試。
先看BLENDER:
先跑一次算圖,再記錄秒數,耗時1分02秒90完成。
接下來是另一套軟體POV-RAY,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單以及多核心作效能測試。
直接看結果:
單核心耗時5分27秒完成。
多核心啟動則是耗時1分23秒完成。
最後是溫度以及耗電的測試,這次改用Prime95跑15分鐘來榨取高溫,同時用EVEREST的工具來記錄成圖。
可以看到待機約在42度,而燒機的溫度則是在57度左右。
由於並不是採用華擎的主板,所以就沒辦法精準的量測超頻後的CPU耗電數據,因此數據從缺,有機會再來補上
整理成圖表:
測試到此,個人覺得在體質上來看,Athlon II X4似乎是比較好超一點,比起比較前期的CPU,記憶體控制器能夠在更高的時脈穩定運作,而且所需的電壓似乎也比較低一點,
若非受限於記憶體本身即將達到時脈瓶頸,以及整體效能的考量,或許可以往更高時脈挑戰。
至於效能從上面表格看到更不用說,表現比預設值好上很多,超頻過以後的效能數據是蠻有機會越級打敗訂在更高價格帶上的產品。
意外的是在相同的風扇設定下,燒機溫度卻只有微幅上升,猜測可能是和拿掉了L3降低功耗有關,表現相當不錯。
個人認為在不影響運算正確性的前提之下對Athlon 630進行超頻,對於需要廉價又需要還不錯的運算能力的使用者,會是相當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