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阿耀兄
限制越多 只是逼的商人 鑽漏洞 境外營收抽稅?
營登換個國家登記 是要著麼抽?
要求西進的企業,在當地不得少於多少百分比的股權
這點更鮮了... 你去別人家作客 還要別人照你家的規矩...
商人無祖國 哪邊投資環境好 有錢賺 就往哪賺
該限制能限制的 不就是一些關鍵核心產業
當intel 中芯都以投產 還不准台積去咖ㄧ角 就是逼死自己人而以
有的時候不是該不該開放的問題 而是對岸形勢比人強 不得不開放
|
1. 限制多,當然不能太多。以不超過在其他地方成立公司的成本。(包含麻煩在內的計算)況且,世界上有蠻多國家丟出免稅投資等等的方案,為啥世界各國還有很多本國企業?各國多少都會有這種限制。當然,即使有這些限制,還是防不了他們去外投資。這我並沒有說不好,可是至少多了很多限制(如在外投資多少必須以多少比例在台留有資金和多少就業機會),以及給予他們更多優惠(增加多少在台就業機會就扣多少稅),當然,還有限制核心科技等等... 世界上大家都在煩中國崛起,大家都在立法測試自家企業底線在哪,只有台灣準備把所有都丟出去... ...
2. 當然可以去別人家作客,還要別人按照你家的規矩。全世界很多公司就這麼幹。我丟 Resume 去米國人開在加拿大的一家非常大的國防研發科技的公司時,在 Interview 時就被告知了一堆要是收我甚至要我放棄臺灣國籍的安全檢查。加拿大的勞工法有保護所有居住權的人平等的工作機會,甚至連不是公民的人都有機會進中央銀行工作!但是外國公司有的限制還是有。況且,我今天的要求只是限制以台灣過去開公司的股份比例,特殊產業例外。並不是就業要有多少台灣人的比例。當然,你可以以別人名義開公司你只去投資而已,少於 50% 的股份。這是非常簡單做到的。但是該公司的產品帶進台灣要以進口抽稅。那當然,會賺多少就要看你自己願不願意這樣了。
台灣要是這次的 ECFA 只開放 12" 而已,我想反應也不會這麼大了。
可是想來大家多少都聽到內情...
這一開放,誰不去的誰是笨蛋等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