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老兄, 那位新註冊仁兄我看是個井底之蛙, 連辯駁都沒有什麼水準xD, 引用錯誤連連
, 一看就知道沒有走出台灣過
當大陸改革開放時, 台灣就已經失去那些人所謂的亞太中心的地位, 不論資源人口腹地, 都沒得比, 我就是想不通上面的人還一直癡心妄想要建立亞太中心在台灣, 台灣早就沒那個條件, 先天本來就沒, 當初台灣能經濟好, 其實要感謝大陸的韓戰越戰跟文革與團體式經濟, 但是現在大陸想通了, 卻換成台灣想不通
台灣需要的是像日本或韓國那樣子的轉型, 奈何台灣企業老闆沒幾個有出息的, 政策也沒有人能提出合宜的計畫扶助轉型, 或者實體有效的, 大力度的輔助重點廠商轉型, 就變成了今天的結果.
台灣的代工行業在大陸98%早就被大陸本地廠取代了, 唯獨少數像富士康等依靠龐大的資產人力還能把大陸廠壓在下面(60萬名員工), 以量來取勝, 但是面板跟晶圓這種廠需要大量人力來costdown? 面板跟晶圓以量來取勝? 我看是自找死路
當台灣的代工行業已經有一半從大陸轉移至越南, 竟然還有人看不出其中原因還想來

, 我只能說歡迎

, 連郭董都已經部份轉移到越南了, 原因絕對不是大陸不夠地方讓他蓋廠,
現在這個時期是大環境, 經濟蕭條, 全世界訂單就那麼少, 沒訂單了, 你還想開第二廠來增加產量? 到最後一定是關了台灣的

, 就這樣看來, 台灣得到了什麼好處? 企業去了大陸代表稅收, 出口, 創造的GDP, 內需都是大陸的, 此消彼長, 台灣只有更被邊緣化.
政府應該做的是學學大陸的政策, 給個20年優惠年限, 重點行業出口給退稅, 特殊項目免徵稅, 土地無條件提供使用, 短時間內是收不到稅, 但是讓行業來養活你的百姓, 你至少還有所得稅可以課, 也可以帶動鄰近工商業, 養活的絕對不止那些工廠裡的員工, 不會有人凍死街頭, 外商也因為你的優惠措施願意來, 最後一句話, 眼光要看遠, 往20年以上的長期發展看, 不是政客要連任的那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