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妳講的 "外商為了避免法律及政治風險是很願意把企業亞太區總部留在台灣的" 是很久以前的思維了。妳要不要 update 一下資訊?況且,IBM 的亞太營運總部設在哪邊,跟台灣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事實上就是那邊市場比較大,跟跛腳政策無關。另外,妳說的鎖國,台灣何時鎖國? 台灣外國人少,想必您可能住在山上吧。我之前在台灣時還搭訕兩位澳洲金髮妹妹,後來帶他們去一些地方玩勒
回:匯豐銀行總部原在香港,1993遷回倫敦,16年後又遷回香港
香港市場比台灣更小,市場大未必是唯一因素,台灣的條件不輸香港,更有機會讓外商總部進駐
國家是否鎖國現象主要是看機場及坐飛機的外國人眾多為準
上海機場及主要城市班機都是滿滿的外國人,台北到高雄兩大城市班機能看到2個外國人現在已非常不容易
460 樓回文。邏輯很怪。今天 SONY 把大中華地區總部設在台灣,難道從台灣賣到中國就不叫 SONY 就不會引起憤青的反日情結嗎?難道台灣麥當勞過去中國開,就不會被點名四川地震不用黑白****?這是錯誤的。Never the less,大家的印象,SONY 還是日本的,麥當勞還是美國的。妳提議的亞太平台,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漸漸消失了。因為大家頭腦都越來越清楚了。
回:在大陸還沒開放台灣是有極大的機會成為亞太營運總部可能,可惜連台灣和大陸的飛機直航都做不到,營運總部應該不是這種搞法吧?SONY是日本的沒錯,進軍大陸時用台灣人,融入當地就能淡化國籍敏感度,我大哥服務美商,二哥服務英商,去越南及大陸洽公時,大陸人不會覺得是和白種人打交道,在台灣麥當勞消費,買可口可樂,不會讓台灣人覺得是向美國白人交易,這是外商企業成功融入當地的明證
67 樓回文。這個機不可失就更奇怪了,竟然有人拿高科技公司來跟旺旺比較。照這樣的邏輯講,洛克西德應該趕緊去中國設廠,F22 配件都在中國製造組裝,一定可以把一億五千萬壓到五千萬不到,然後大賣。看∼這麼機不可失,為何會死在國會講的減到一百多架?美國不准這樣做,看來美國一定是鎖國政策!
回:全世界沒有敏感國防工業在國外設廠的例子,所以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讓其出走
但12吋晶圓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國防機密不可外洩等及了
英特爾12吋去大陸了,台灣還在自綁手腳,這就是機不可失的原因,如果全大陸沒有12吋廠,那限制12吋還有道理,
76 樓回文。看一篇報導,請千萬重新去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商周的東西有些報導起來大有問題,如果有外文原版,建議去看。妳這篇我並沒有看過,可是綜觀台灣現況,台灣並不是保護主義被卡到,而是沒有一個相關性的政策去維護這個保護主義,只說一個不准而已。即使准許,也並沒有限定太多資產外移分配限制和回饋。導致大廠過去吃,吃完就可以直接對台灣大便,台灣還要自己掏清潔費出來,然後竟然還有人跳出來說,這樣才是正確的...
回:美國新聞都有報錯事後被抓包的前例,但其報導大多數人都相信其正確性,商周的東西如果報導有問題請指出問題所在,不是丟一句大有問題就結了,這樣所有新聞及雜誌大家都丟一句大有問題就會沒完沒了
79 樓回文。這提議又更荒謬了。敏感性工業和驅逐艦號碼一點都沒關係好嗎!?電子雷達技術老美日本差不多,難道老美會丟給日本代工?這麼講吧∼就包含我這邊幾乎跟美國是同一國家,接美國軍方大單子還不是有影無影要通過一大堆審核和安全性過濾... 即使我們今天在講的面板、晶圓沒這麼敏感,但是他們還沒有相關技術,為何需要教給他們做呢?這點事我不懂的。美國給加拿大大單子,通常都是我們比較強的相關技術。台灣過去中國,是為了這個嗎?
回:INTEL去了,台灣還認為大陸沒人肯教
86 樓回文。妳這個十年錢被奉為台灣必勝論的論調,這個現在已經叫做拖褲子放屁。台灣人薪資普遍比中國高,台灣還有技術保留時或許有利基可以在台灣設廠。台灣要是教育制度完善,也或許可以招攬到合格人才。可是這一開放,連台灣自己都去中國設廠了,誰還鳥台灣?妳要他們先經過台灣在過去,請問可有什麼利基?
回:同樣的答案,INTEL過去了
真的不是一句 "往西前進" 就開放什麼都沒有配套了。
妳難道都沒想過,如果台灣公司都無限制跑中國,請問台灣的勞工怎麼辦?
靠外商?就像我講的。台灣走,外商幹嘛還留?當然也跑進去。
妳說要當台商這樣跑。企業幹嘛請你?妳的薪水比中國人少嗎?
剩下在台灣的就只是經銷地點、旅遊、和娛樂了。偏偏博奕案又沒過...
請問,妳要這三樣東西在台灣週轉嗎?開放出去才真的鎖國了...
回:同樣的答案,INTEL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