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kiten
台灣所謂的敏感性的工業與投資上限就是政治人物說了算
假定敏感性的工業如果大陸已有本土或外商已投資項目
此時就要檢討變更
就不能再算是敏感性的工業(目前台灣管制的十二吋晶圓廠項目,INTEL已在進行中了)
就好像十多年前以前詹氏防衛雜誌刊出台灣驅逐艦照片,連艦號都清楚可見
海軍還把艦號列為國防機密,此種掩耳盜鈴的故事在台灣經常發生
上班族還有未必一定要在一家公司呆到死
台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台商
日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日商
韓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韓商
港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港商
為陸商賣包子賣酒企業讓我有飯吃,如果能力許可也可以去賣包子賣酒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