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lliam
巷子裡的
大賣場商品成本因為量大,所以比較低,可是別忘了,固定成本大賣場比起小電器行高出許多
很多人根深蒂固認為大賣場進貨量大成本可以壓低,所以賣得比較便宜
其實,錯!錯!錯!破盤、封館時的限量商品我不敢講,一般來說店家的可議價空間更大
購買誠意越高,議價空間就越大,如果只是隨口問問,當然店家不會給太特別的價格
|
大賣場商品成本因為量大,所以比較低????
大賣場的量比較大是沒錯,但是廠商給的價格一定會比較便宜嗎?錯!
我之前在聲寶當業務,賣場要的量很大沒錯,但是廠商的東西要進去通路賣,
通路要的是什麼?這年頭電器已經沒有沒什麼利潤可言,就算大賣場要量大,
也壓榨不出來空間,這時通路商就會跟廠商要求贊助費,名目可多了
DM打一支****要錢,一項新商品上架要錢,做活動的時候要錢,特賣會要錢,
會員招待會要錢,報紙稿商品要錢,電視稿商品也要錢;廠商哪來這麼多錢可以給?
那錢從哪來?當然是從進貨給你的成本往上加啊
所以大賣場的電器商品,進貨成本價往往比傳統電器行高,反正大家賣的價錢都不會差太多,賣場的商品賺不到錢,就是從廠商那邊挖贊助費來補,還不用擔心生意不好賣不掉咧;相反的,傳統電器行的進價較低,可議價的空間才大,廠商不需要給他贊助費,進價自然會比較低一點
當然,某些大咖品牌除外,SONY之類的
SONY:你不想賣我家的產品,其他人搶著要賣呢,要錢贊助?吃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