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orea2004
我想今天推這個應該不是要更便宜的房價
而是要資訊透明化,今天或許大家都知道買房子要自己算實際坪數。
但就是有人不知道,我們不能預設大家都知道公設比這種東西。
以有更多的人不知道,容積率是從牆面中心開始算,
也不知道建商所謂實坪是從牆外算。老媽同事買房子要裝潢
設計師丈量後才發現跟建商宣傳的又少了兩三坪。
今天如果買房子大家都用一致的標準來算坪數
可以少掉很多糾紛

室內坪數資訊透明化, 這可能做得到, 但是所謂一致的標準, 我看不到在哪裡.

更便宜的房價不是目的, 但是帶來更高價的房價卻很可能會是結果.

前面就提過, 公設不計算這就完全合理嗎?那你的土地持分也要改嗎?


鄰近接近行情的房子, 即使總價與總坪數差不多,高公設比的新屋,室內每坪單價一定比

低公設的舊屋要貴很多, 而購屋者十個有9.99個關心的都是每坪單價,

這個習性不是一兩天改得了的
, 舊屋屋主採取鄰近新屋的每坪行情先自抬身價,

舊屋總價提升後再連帶影響附近新屋有上爬的力道. 真真假假不同計價方式產生的混亂行情

這完全是可以預估到會發生的事情. 不是市場決定一句話就結束.


以我自己購屋的經驗, 會看數字的就是權狀, 但房子的實際使用空間夠不夠, 那不是用算的,

不是看數字, 而是靠感覺的, 靠自己評估的. 現有的標準, 頂多有一個問題是 室內實際可用

坪數沒有很明確的標準, 但是感覺夠不夠用, 環境好不好, 還是能夠判斷, 跟實際寫多少坪

是沒有多大關聯的.房間太小就是太小, 不夠就是不夠, 如果因為房仲虛報的坪數大而覺得

安慰變成夠用去買, 或是看到低總價就忽略評估實際可使用的空間, 那購屋者自己不該

也該負有評估錯誤的責任嗎?


如果購屋者不去多方面實際多看多比較, 光是想要靠以室內實際坪數計價, 並不會降低

評估的難度, 建商與仲介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匡到購屋者. 而忽略公設的算法, 對於高低

公設比的不同屋子,更可能造成每坪單價的重新洗牌, 基於人性本貪 自利優先的原則,

對既有屋主與仲介當然會藉機採取有利的計算方式取最大值
, 價格能不影響? 個人不抱持

這麼樂觀的看法. 就算是最後價格會回歸到市場機制,但也無法避免會有一段相當混亂的時間.

更甚者, 以此機會趁機做亂, 也不會令人意外.
舊 2009-09-25, 11:35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