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rotoZohar
AMD官方支援主機板可能還不一定支援
猶記得AMD CPU 140W限制和部分AM2主機板連AM2+都不能上的前例  ......
|
鵝本來想為手上某片舊板子惡搞個非官方版支援AM2+/AM3的BIOS,一直搞不出來,後來看到別人問原廠說是VRM的問題,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

....
依Intersil原廠的資料
ISL6566用在AMD CPU時Vid只支援5bit(i.e. 0.8V-1.55V),5bit其實是S754/S939時代的規格,AM2出現時就定義6bit了(0.3xxV-1.55V,雖然到目前為止除了NB外也沒幾顆CPU真吃0.8V以下的

),一開始或許可以work(不知是為了消化庫存或是CD,反正只有天知道

),但在AM2+/AM3出現後就踩到地雷了,而同廠支援AM2+/AM3的板子有些是用
ISL6312,不知user是否可以據此要求MB廠負責rework啊

....
引用:
作者42wood
繼續支援舊規格腳位,其實就是說在效能上很難有大突破
|
鵝無意冒犯,不過您的說法不一定成立吧

....以IMC的CPU而言,一般desktop的場合HTT/QPI主要的工作偏向於I/O(反正VGA以外的I/O就是那麼一回事,HTT/QPI能不能跑全速並不見得是重點

),只要功率消耗還可以(牽涉到電力/散熱須求),在維持腳位相容的前提下更新CPU core/memory controller對效能還是可以獲得不小的提升的(i.e.同一片板子插Phenom II和原始的SP3000效能差異應該不小吧

),反過來說換規格也未必代表效能就一定有多少提升,像C2D之前的Prescott LGA775相對於Northwood S478若考量到功率消耗的話根本是倒退,但一樣是LGA775(差別在VRD10和VRD11而已),Prescott和C2D效能的差異也不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