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如果說簽訂ECFA是為了對抗東協的效應 那麼是不是像我以下亂想的這樣
簽訂ECFA之後台灣大陸零關稅
那麼台灣廠商在台灣生產商品 然後在大陸設貿易公司
將大陸做為轉口站 向東協輸出台灣商品 這樣前後都是零關稅
就只是多了一部分台灣到大陸的運費(也許還可以偷跑直接台灣出貨)
"如果這樣的邏輯是成立的" 那麼未來十年最蓬勃發展的小公司
就是進出口貿易公司或代理公司 貿易公司或代理公司資本額小 人數運作精簡
這很像是打游擊戰的方式 由轉口站來突破東協的效應
如以下這樣運作
台廠商品==>駐大陸的台灣貿易(代理)公司==>東協各國
東協各國==>駐大陸的台灣貿易(代理)公司==>台灣貿易(代理)公司
那麼台灣唯一要改變的就是
短期10年來說
強化台灣獨有技術力與提升 來讓其他國家認同台灣商品的品質
來延長十年後可能會再度面臨的經濟痛苦
長期20年來說
利用這未來十年獨有技術力提升的同時從中發展新技術力
如果以上的假設是成立的
那麼大公司可以全力發展技術及生產力及後勤維修
而小公司則往第三級產業發展專注進出口貿易
這樣的話也不用像大家所認為的ECFA不簽是死 簽了慢一點死
以上是對政治沒有任何興趣的小女子淺見
__________________
ㄧ直在耍笨 真的不能再耍笨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