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qazplm1234
小弟文筆不佳.但也該有始有終總結一下心得好了.
1.大街小巷.市場.勸募..很不合本益比耶.排排站的5.6人的"制服費"
搞不好站一年都回不了本
2.每當這社會有"災難"都需要5顏6色的制服一字排開勸募.小弟倒是覺得"免了吧"
已經很出名了"樹大.難免招風"(社會觀感)
3.恩.醫院要成本.電視台也要成本...相對的."祢"賣制服也要本阿.沒錯吧!!!
老是拿"成本成本"當檔箭牌.百密總會有一疏吧?
成本哪來的??
|
哪有什麼"制服費",那些是慈濟委員,是屬於志工性質的,那些委員的服裝都是委員們自費的。
我一年捐個 30萬給慈濟的人都沒有意見了,你的了解會比我更深入嗎?
像我親戚到花蓮帶營隊,搭飛機也都是自費的,除了職工(有領薪水的)之外慈濟更多的是志工(沒有領薪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