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LGA1156新腳位I7/I5的新世代晶片組P55,近期將正式由INTEL發表上市(台灣好像是9月3日發表),
P55系列主機板將會是LGA1155腳位晶片組面市前的主力晶片,各家主機版廠也準備不同版本主機板蓄勢待發,
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可想而知 Intel P55 產品將會帶給中高階市場消費者另一個不同的選擇,以下將帶領各位先了解ASUS在P55晶片組的新產品的面貌及效能。
各位電腦玩家的主機板陸陸續續使用不下10張了吧,不過這次主機板界將面臨較大的考驗,
就是INTEL在新世代的P55系列主機板,已經將原本北橋的主要功能內建置CPU中,
(包含未來的內建顯示之LGA1155腳位),Intel雖然已經把記憶體控制器、圖形核心、
PCI-E控制器等模塊從北橋轉移到了處理器,P55 晶片組將採用全新的單晶片設計,全面放棄一直以來北橋+南橋的架構。
當然單晶片的設計在業界不是首次出現,在AMD平台上NVIDIA的晶片組如 MCP7A 就是以單晶片設計。
但對於 Intel 來說在主力晶片組上採用這種設計還是大姑娘上花轎--算是破天荒的架構變革。在 Intel 的說明文件中,
P5X晶片主機板將會以統一化設計為主,使P5X系列晶片組針腳兼容,這表示主機板廠只需設計一種通用的主機板PCB設計,
就能兼容各種P5X系列晶片組,簡化設計所帶來的,將會是主機板製造成本和價格的降低(不過目前看不出來,主機板還是蠻貴的)。
節能減碳風的盛行,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內建較多功能的主機板,也造就NETBOOK的盛行,只是對HD畫質的影音需求越來越高(連YOUTUBE都有HD畫質的影片了),
表示個人電腦的效能需求還是很強勁,除了強化晶片組的功能外搭配上效能較高輔以節能技術以降低耗電量的CPU來提供使用者上網、影音欣賞及兼具牧場功能的電腦需求。
Intel P55 晶片組主要架構及規格:
1、單晶片設計,稱為平台控制器中心 (PCH),將原南橋 ICH 功能整合。
2、與未來 5 系列晶片組針腳兼容
3、與處理器之間通過DMI連接,非 X58 QPI。
4、提供一組 PCI-E x16 或者兩組 PCI-E x8
5、通過 SMBUS 總線提供熱傳感器數據進而控制風扇
6、Matrxi Storage 9.0,包括新的集中管理界面,統整原儲存管理並支援 RAID 0/1/5/10
7、輸入輸出功能:具有14組USB 2.0、8組PCI-E 2.0 x1、6組SATA 3Gbps及Gb級網路。
此次要評測的夥伴們

ASUS P7P55D、ADATA DDR3 2200+、ASUS Bravo 9500GT及I7 860
I7 860

屬於新的LGA1156腳位,具有4C8T的核心。
P7P55D外盒正面

屬於LGA1156腳位,記憶體控制器一樣使用DDR3之規格,可支援新一代LGA1156的CPU產品,
並採用ASUS 新一代產品的設計 XTREME DESIGN,針對產品提供使用者最極致的功能設計。
特點1

主機板採用最新INTEL P55晶片組,支援I5/I7等CPU產品,原生12+2相電源設計具有Hybrid16相的能力,
最夯的WINDOS7也已經READY,支援ATI CROSSFIRE及採用日製的固態電容產品。
特點2

屬於XTREME DESIGN Hybrid系列,自動調教強化平台效能(就是幫你超頻啦),
並新增T.Probe技術,以主動式監控並調整MOS負載,有效降低MOS端的工作溫度。
產品新增三大主打功能

Hybrid processor-TurboV EVO、Hybrid Phase-T.Probe及MEMOK!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包括支援LGA1156 CPU、P55晶片組、DDR3 2133(OC)、EPU、MEMOK!、EXPRESS GATE及供電設計採用12+2相等技術。
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讓使用者快速透過簡圖了解主機板的特色。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有驅動光碟、SATA排線及電源線組、IDE及FLOPPY排線、IO檔板、EZCONNECT及全中文說明書等。
並有Q-DESIGN及DIY的說明(可惜是英文的),相當詳盡建議玩家可以花點時間看看喔!!
其中Q-DESIGN及DIY第一頁的資料是說明CPU的安裝方式,畢竟LGA1156的扣具跟LGA775及LGA1366又不一樣,
這是很貼心的說明,第二項就是說明MEMOK的按鈕位置處及使用方式。
第二頁是介紹Q-DIMM及Q-SLOT,兩項都是為了方便安裝DIMM及VGA設計的,蠻實用。
第三頁則是Q-LED以燈號來顯示系統可能故障之元件,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速的排除故障。
另外就OV Switches以開關來決定BIOS能設定的電壓極限,避免不小心加過了頭而毀損電腦零組件。
轉90度的SATA接頭,避免與顯示卡衝突,不過這項設計好不好用一直見仁見智。
第四頁就更簡單針對你擁有的DRAM進行超頻。
主機板正面

主機板電容採用全日製固態電容,相較於其他廠牌日系固態電容主機板,具有不同的用料考量,
提供更佳的用料給予使用者,雖然這是一張訂位在P55入門價位的主機板,但是相關的主機板設計也都不馬虎,
PCH晶片跟採用新開發的散熱片,面積相較於過去加大許多,如此一來PCH的散熱較不令人擔心,
MOS區除以散熱片使MOS運作的工作溫度降低外,並新增TProbe技術,以主動式調整MOS負載,
有效降低MOS端的工作溫度。使電腦的能更穩定的運作,CPU端使用8PIN輸入及4組風扇電源端子(2組PWM2組小3PIN)
主機板上提供7組SATA2及1組IDE,支援 Crossfire,此外整體配色也予人更佳之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防彎背板。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PCH散熱片使用螺絲固定,比一般的彈簧式扣具更為穩固。
同學主機板曾經因為塑膠彈簧卡榫斷裂(A8N-SLI),致使北橋散熱片移位造成當機,
當時還在保固中送修後換散熱器就OK了,不過單晶片的熱量高,使扣具快速老化斷裂,
也是主機板廠在選用扣具時必須考量的。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1組PS2鍵盤及滑鼠、1組ESATA、1組1394、1組Gb級網路、8組USB2.0、1組光纖輸出及音效輸出端子。
CPU附近用料

屬於12+2相Xtreme Phase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全版採用日製電容,MOS也都加上頗具設計感的散熱加強散熱,
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2組PWM風扇端子。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2組PCI-E 16X(黑色為PCI-E 4X)、2組PCI-E 1X、3組PCI,配置對一般使用者來說算合理。PCI-E x16插槽採用海豚尾結構的卡榫,安裝及移除顯示卡時相當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