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官僚比陳進興還可惡?馬英九12年前深感羞愧「辭官退隱」
在「八八水災」之後,總統馬英九19日首度踏上小林村。而小林村自救會執行長蔡松諭當著馬英九的面怒嗆,「錯誤的官僚比陳進興可惡!陳進興能殺幾個人?但這樣的政策殺了六百個人,毀了六個鄉鎮。」
乍聽之下,馬英九和陳進興被擺在一起有點突兀,然而卻有其歷史脈絡。1997年台灣發生駭人聽聞的白曉燕案,人民在5月4日、18日的兩場遊行發出了怒吼,當時的訴求就是「總統認錯 撤換內閣」,而時任政務委員的馬英九提出「辭官退隱」聲明,也發揮了某種程度的政治化學作用。
《馬經:你想像不到的馬英九》的作者許建榮在媒體撰文指出,當時任職於政務委員的馬英九發表辭職聲明,表示政府「以權謀私、爭功諉過、人民積怨日深」…在記者會中並進一步說他的辭職是受到五○四遊行的影響,表示「這真是一種很深沉的羞愧感」,強調不會投入台北市長選舉。後來也上了TVBS談論自己的理念,從此「不知為誰而戰」、「不知為何而戰」更成就了「清高」的馬英九,馬英九的人氣也從此暴升。
許建榮也在文中指出,馬英九在1997年5月18日「用腳愛台灣」大遊行表示,「人民已經不能再忍耐下去,人民的感覺是很直接的,人民覺得政府做不好,身為政府官員一份子就該下台。」許建榮並質問馬英九總統到底要不要「認錯」呢?
馬英九總統12年前的「辭官退隱」聲明感動了許多人,12年後馬英九的言行卻激怒了不少人。馬英九13日對英國獨立電視台(ITV)的記者表示,「就是因為災民沒有了解這次風災的嚴重性,才會沒有撤離。」又因為馬英九在短短的回答裡,使用多達6次的「they」,讓網友普遍觀感不佳,痛罵「『他們』跟你完全沒關係就是了?」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以765萬9014票,58.45%的高得票率擊敗民進黨的謝長廷,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當年投票給馬英九的民眾之中,卻有不少人產生了「不知為誰而投票」、「不知為何而投票」的疑問,小馬哥的光環也在八八水災中消逝。
馬英九12年前深感羞愧、並且勇於坦承政府「以權謀私、爭功諉過」導致人民積怨日深,如今他卻成了被檢討的對象。倘若「總統認錯 撤換內閣」成了人民再度上街的訴求,馬英九能否重拾當年「辭官退隱」的謙卑心態,誠懇地面對民眾,才是化解此波馬政府「統治危機」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