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bsociate
剛有一個想法
颱風有時會先經過別的國家,再到台灣
是否可以參考他們的實際情況來做防災的準備?
這方法可行嗎?
|
很難很難很難很難...
不是沒有防災,而是人性的問題,
舉個例子,
一直都在宣導酒後駕車、吸毒,會造成自己以及家人甚至社會的危害,
那..
你看看..這麼多警告了,可是酒駕、吸毒的新聞還是層出不窮,
做再多精確的防災警告有嗎??
而且..個人覺的氣象局真的很無辜,
其實我個人建議氣象局可以分十個小部門...
每當有豪雨機會時..
第一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00毫米內
第二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00~300毫米內
第三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300~500毫米內
第四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500~700毫米內
第五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700~900毫米內
第六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900~1100毫米內
第七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100~1300毫米內
第八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300~1500毫米內
第九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500~1700毫米內
第十個部門說 降雨量在 1700毫米以上
等豪雨過後..
再來馬後炮說..哪一個部門的預報真是太精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