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njunan
我之前做手機的時候,手機動不動就是9層板、甚致11層板。有時為了通過一些怪認證(北美洲.....很怪又很貴的認證....),會特別洗一批PCB。2oz的板子外觀上並不會比較厚,反而愈多層的板子會愈軟.....一般人覺得的厚薄只是PCB本身的厚度,與上面的銅薄、電鍍層完全無關。我看過最厚的板子是在深圳看到給3886洗的PCB,那個PCB是一般的兩倍有餘,不過,銅箔是一樣的薄,對電流一點也沒有幫助,那只是騙騙外行人....
主機板上我不曉得,手機上如果別人的板子可做到9層,我們的卻要11層,我們的RD肯定會被罵....愈多層的PCB不只是成本較高,連帶在生產、與客服上的成本也都會變高。為什麼要搞到很多層? 通常是接線太多、技術上無法克服。以生產的角度來看,別人做的到、我們做不到,那是很兩光的工程師.....比較怕的是純為了降成本把層數降低、而不是因為技術水準夠高才把層數降低。就MB....我認為技嘉的技術不...
|
小弟也同意PCB不是越多層越好
但從雞排電容越來越多看來(畢竟相數越高對電容數量依賴越低,多灑的根本是作秀卻高溫)
根本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越來越花俏,看不到的地方就慢慢少掉了
換個角度來看,說不定還有其他地方也被掏空、但用戶無法察覺罷了

........
而且雞排號稱用了2oz Copper溫度可以下降50度,實際上又不知道藏了多少小字說到底降50度定義在哪
結果這個2oz根本是騙外行人的噱頭,為了噱頭花了雙倍的銅卻把板子變薄,也就是說從結果來看除了板子變薄以外根本沒有什麼好處
小弟雖然贊成linjunan兄所謂PCB不是越多層越好的理論,但這樣省下去倒底有沒有正面的好處小弟就抱著懷疑的態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