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W內部結構圖,為HIGH POWER代工,結構為雙晶順向式,3.3V單磁性放大電路,電路板與散熱片採黑化處理。
550W內部結構圖,為了提升輸出容量,部分元件體型比起450W要大些,功率元件數目也增多。
650W內部結構與550W相當接近,並無明顯差異。
散熱片上方剖溝並往旁邊延伸,增大散熱面積。
三款電源均使用南實B1352512HG 12V 0.33A滾珠軸承13.5公分高爾夫葉片風扇來帶動整機散熱氣流,並加上導風片使氣流往電源內部吹,避免因氣流抄截徑使內部產生散熱死角。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額外加上Cx及Cy,以增強濾波效果,不過焊點處未有包覆處理,電源總開關接點則使用熱縮套管包覆。
EMI濾波電路將輸入交流中有害的雜訊成分進行過濾及隔離,左方的防爆式保險絲直立安裝於電路板上,僅有接腳包覆絕緣套管,本體並未包覆。
整流及APFC電路區,輸入交流經過整流後,透過APFC升壓調整為380V高壓直流,同時修正輸入功率因數(PF),使之維持於0.95以上。
APFC輸出電容,450W為400V 330uF;550W為400V 390uF;650W為400V 470uF,均採用NCC(日本化工)SMQ系列85度電解電容。
APFC及一次側功率元件控制使用FAIRCHILD FAN4800IN PFC/PWM整合型控制器。
主要變壓器(右)及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左),兩者之間紅框內為3.3V磁性放大電路用電感。
二次側整流濾波電路,5V及12V共用一較大的環形電感(左),3.3V獨立使用一環型電感(右)。
左下處可以看到將12V分割為兩路的粗銅線分流器,同時可作為各路過電流保護偵測使用。
使用點晶PS224電源管理IC,對各路輸出電壓、電流、短路進行監視及保護,避免輸出異常導致電源及裝置的損毀或造成用電安全威脅。
二次側輸出端及週邊電路全面採用日本化工KZE/KY系列105度電解電容,並於各主要輸出線組尾端使用套管包覆以加強絕緣。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測試平台照片:
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Pentium D 805
主機板:華碩P5N-E SLI
記憶體:創見1GB DDR2-533 * 2
顯示卡:兩張Nvidia 8800GTS(G80) 320M以SLI模式運作
硬碟機:Excelstor 80G * 1、WD800JDII 80G * 1
其他:8公分風扇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電流以及實功率,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並計算功率因數。
如何測試:
1.在接上電源未開機前,量測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耗用直流功率為1.48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啟動各項測試程式完成後,量測交流輸入功率。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各裝置耗用直流功率為192W:
3.POWER跑10分鐘熱機後,同時執行2個SP2004 CPU Stress Test、FurMark V1.6.5、Everest磁碟測試,每次十分鐘,總共五次,從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電源接頭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情形,並量測交流輸入功率。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各裝置直流耗用功率為39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