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ONOPIG
Power Member
 
NONOPI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513
引用:
作者ayler
當然大多人都是花太超過了
不過也有人, 明明賺很多, 卻非常摳
摳到我的親戚都受不了, 離婚去了...
唸再多書, 卻因為太摳導致婚姻不幸福, 家庭不美滿...

不知道理財課, 有沒有在導正這個問題


我倒覺得很多人花太超過,

然後怪罪信用貸款是一種很奇妙的現象,

搞到破產還不出來的不乏高薪、高知識份子,

這些人說不懂

我實在不相信,推卸責任的藉口而已,

誰不知道錢借了要還的?

當然銀行有義務警告利息造成的後果。

這不構成這些人不懂理財的藉口。


我還是對過早的介紹金融商品感到疑慮,

上面很多人似乎不像麥克大說的那樣,

只教導理財的精神?

金融商品扯進來就一點都不單純了,

小孩子的紅包、存款...沒辦法做任何運用,

沒有父母陪同也頂多是上銀行存個錢,

除了灌輸節約、量力而為這種觀念

節流之後,

要更進一步理財觀念的灌輸也只有投資,

各位可能不知道現在國中能有多少人會算複利,

而數學概念稍差的人更別想聽懂這一切,

只能告訴得到的概念:借錢利息是不好的東西。


不要把理財無限神話了,

我本身是商科出身,

怎會不明白讓學校教導這些東西,

甚至裡面可以讓財團藏手腳的地方多著,

學校早就有各種的****散撥金融商品,


國小也都有推行「優惠定存」郵政儲蓄,

國小老師在課堂上代辦...

嚴格說起來這算不算介紹金融商品?


淺的從優惠定存到基金保險債券。

甚至還能用累積教育基金的口號,

把觀念帶回家給父母...(我偶爾都能看到這種商品)

多少金融商品是和理財掛上等號的?

扣除掉投資,

理財觀念只剩下空洞的開源節流、量力而為,

還能剩下什麼?

提昌理財的精神很容易變質成投機的精神。

出發點沒有錯,但是執行起來問題重重,

就好比教改一樣,出發點是好的,

最後徹底失敗。


國中要教導理財還太早,教育量力而為比較重要。
舊 2009-07-29, 07:20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NOPI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