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李麥科
因為
只有念「大學」才有「出路」
念「技術學院」就是「不知上進」
只有做「品牌」才有「出路」
做「代工」就是「死路一條」
只有做「高科技」才叫「產業」
做「傳統」就是「混吃等死」
只有「與先進國家齊頭」才叫「已開發國家」
想要當個普通「小國」就是「落後第三世界」
有這麼簡單的事情嗎?那個標準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接受很容易了解、看似正確的道理很容易,但是思考是不是真的我們要的東西?不容易
所以有的時候,我寧可看到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各說各話,一面倒的言論,說真的看久會膩
|
可是我們這樣一個小國
跟別人搶代工飯碗適合嘛?
要costdown....大陸最能costdown
還可以在代多久?
最多10年吧
不進步、難道要放著擺爛?
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
到底怎麼走其實沒有一定
可是韓國比我們大多少?
產業性質也類似
為啥三星可以買個LCD TV比sony還貴還是有很多老外要買單?
我討厭韓國貨
但是這年頭我想買個漂亮的LCD最吸引我目光(單就工業設計)的就只有三星
(最後還是忍痛買了價錢規格幾乎一樣可是比較醜的瀚絲寶麗...加上不合我需求的界面、輸入原不能一鍵切換)
那時候bestbuy一看真的是想哭
科技島叫出來的成績就只有這樣
台灣其實不缺人才
可是組織起來問題就會一堆
誰呢告訴我、台灣、到底該走怎樣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