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x123
1.
勿過份專注於酒精%數上 ....
否則只看到物(酒) . 而沒看到人(人因)
酒是人在喝的 . 人的因素是完全主導的
這可以從喝酒行為來解您疑惑的答案
A : 烈酒喝得少 . 反而攝入的酒精少 .. 縱然烈酒含酒精量高
B : 薄酒喝得多 . 反而攝入的酒精多 .. 縱然薄酒含酒精量低
也就是說 . 一瓶酒的酒精%數 . 不能夠實推酒精攝取量
同樣的 . 在醫生規勸酗酒者的談話內容中 . 也可聽到人因的說法
如 .... 要喝酒 . 得把酒精量算著喝 . 不管酒精濃度多少
因一瓶酒的酒精量已定死
喝酒行為的決定主導者是人 . 而不是酒
東西是死的(酒) . 人是活的
2.
為毒品排序的科學家考量不同於常識
不僅是單單的著墨於個人健康影響 . 及各毒品的相關病理數據 + 死亡人數
亦把範圍擴大到社會 . 那是全觀的眼光
如我前面的節錄 ...
他們使用三項標準 .......
A 一個是毒品給服用它的人帶來了什麼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