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NONOPIG
(剛沒看清楚您已經先撇清租金和學費,說聲抱歉)
但
窮人和小康家庭通常只差一點,
一個貸款買房子或是租房子,
另一個自己有房子。
這種差距就足夠讓貧窮和小康分出極大的差距。
貸款200W就要償還1萬/month,
同樣收入沒房的家庭傷害很大。
200W在台北可能買個廁所都不夠。
連學生都要考慮租金,只是出社會提前歷練而已。
一文錢逼死一條好漢,錢生不出來除非去搶吧。
這也注定北市會遷走更多的家庭。
|
現在的小康家庭標準提高了,主要收入者年收破百萬的才有資格叫小康家庭
有房子的不算什麼,因為房子未必是自己買的
住在大安區撿破爛維生的我也遇過
台北很多的情況是,老一輩人省吃儉用買房子,子孫沒啥收入只能窩著宅(聳肩)
你覺得這樣也叫小康家庭嗎?
而且現在貴的並不只是台北的房子,而是全台灣的房子都很貴
你覺得台北動輒數千萬的房子是天文數字
但問題是,哪怕是土城三峽、林口桃園,隨隨便便4Mega起跳的房子,也不是22k的工薪族能供得起的
所以說不是台北的東西貴,而是現在的工薪族群起薪太低、差異化嚴重
你看,同樣是做到晚上12點放工的,有人一年22M,有人一個月22K
做的事有差很多麼?差不多,一樣幹到12點下班,一樣有被操被幹的壓力、一樣擔被裁被火的風險
差就在一個有能、一無能;一個敢要,一個不敢要,如此而已
遷出台北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住在台北,你可能要為了上千萬的房貸繳一輩子
住在桃園,你繳幾百萬的房貸繳一二十年還不是繳到退休?
但是那些有企圖心的人可能就是讓高額的房貸來激勵自己、利用台北豐富的公共資源去進修,追求成長、培養敢要的態度,讓自己的收入成長到M級,爭取在退休前繳完房貸,在有優良公共資源的台北市渡過剩下的人生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去桃園買便宜的房子,天天晚睡早起開車上班,做一輩子工薪族用22K~32K的待遇還貸款,哪怕是一不小心被火了還能把車子塗黃,一樣也是可以還房貸嘛~等哪一天老了不能開車了,就天天在家附近閒晃就好了
反正是個人人生個人過,每個選擇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
不過台北市的公共建設真的是沒話說的,不管再多人遷出,它的設施和服務依然是台灣NO1,哪怕是再過幾個二十年,也不會有別的地方趕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