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oveless.
為什麼都要以醫生的立場來想?
說說我朋友的經驗,大概10幾年前他因運動傷害,腳踝關節一直好不了,從南到北,從小醫院看到大醫院,看了大醫院還是沒有好,又陸陸續續看了好幾間大醫院,
前前後後好幾年看了快20個醫生,只有高雄長庚王清貞前院長跟林口長庚陳永仁主治醫師有做更詳細的檢查,後來他們都檢查出他踝關節韌帶斷裂需要開刀縫合。
其他的醫生都是隨便看一看就說多休息,開個止痛藥就結束了,結果他的腳一直都沒好,動不動就受傷。
有人說那大不了換個醫生就好,可是像他這樣看了快20個醫生,到底浪費了多少醫療資源?又浪費了多少時間跟金錢?...
|
你這個Case和中文病歷無關,但和西醫的診斷技術有關,
病名應該是韌帶發炎和韌帶斷裂的差別而已! 都有中文的病名...
而診斷技術和 經驗+國際接軌 的程度有關,
經驗必須靠實戰,但若醫師經驗不足,只要和國際接軌,也可依國外的案例來推斷。
畢竟國外人還是比較多嘛!
所以,這個Case反而是國際接軌不足所造成的...
而要國際接軌則最好是全面英文化,與本篇的 病歷中文化 反而不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