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oveless.
我知道目前醫界還是持反對居多,一是怕醫療糾紛會變多,二是怕書寫麻煩
中文怎會是喘喘喘,你既然都當醫生了,怎可能這些狀況的中文會敘述得不清楚?
除非你的母語是外國語。
|
醫生的母語本來就是外國語
你從上個第一天開始拿到的課本都是外語課本
新發佈的醫學期刊都是外語
就連你自己發表的科學期刊都會用外語寫
所以你說醫生在這個職業上的母語是中文 還是英文?
引用:
|
作者loveless.
都已經在推行了,怎會沒辦法實行的理論?
就連論語都可以翻譯成英文了,你說可不可以?
|
如果你講的這麼簡單的話
那據我所知外國人學中醫還是得跑去中國跟台灣又是會了哪樁?
看看英文翻譯書籍不就好了
引用:
|
作者loveless.
既然你都寫了,表示這些病名都有專有的中文名詞。
白話中遇到有專有名詞,一般病人至少可以去查醫學辭典,藥學辭典。再不懂可以去請教有醫療關係的人,至少不會全部看不懂。
|
是阿
大部分都有中文名稱
可是最大的問題是同一種病少則有3-4 多則有7-8種不同的翻譯名?
你要用哪種? 要以誰的標準為準?
引用:
|
作者loveless.
病歷是為病患而存在,病患有知的權利,醫師也有讓病患知道病因的責任,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有沒被誤診,再決定自己要怎麼依照醫生的診斷來醫治疾病(非絕對,法制疾病除外),所以寫一份讓病患看得懂的病歷是天經地義的事。
用本國文字記錄病情和就診情況,不只語意清楚病患也知道自己的病況,更不易起糾紛。
台大醫院病歷書寫規範中有段:
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和文字表達,可免辭不達意。
病歷是病人健康狀況的記載,一本好的病歷應該是讓閱讀的人,即使沒看過病人,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清楚的勾勒出病人的整個情況,就如同和病人面對面的交談。對於患有慢性、複雜性疾病的患者,其病歷的良好記載更讓閱讀的人彷彿閱讀該患者的健康傳記一般。因此,一本好的病歷應該有此病人詳盡的資料,包括其個人、家庭、社會等層面之訊息,而不是只有病人的“疾病史”。
日本,中國,甚至連中南美洲的醫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語文記載病例,想不透台灣為何不行?
病歷中文化,白話會浪費多少時間?甚至說延誤醫療病情,可謂大誤?
一般醫療並非全是急診
既然英文病歷可以訓練簡述,中文當然也可以,一些格式範例建立即可,
且病歷本就應該必須清楚而詳細記載,以供後者研究參考。
|
前面已經說了醫生在這個職業上他們的母語就是外語
舉日本,中國,甚至連中南美洲的醫生..... 來談更是好笑
日本是直接拿50音拼音外語的音
中國 科科 你看的懂這張中文病歷嗎?
http://www.chinanews.com.cn/jk/hyxw...90206175020.jpg
中南美洲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是用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這類歐系文字
而歐洲本來就是醫學重鎮 因此不缺權威級的醫學教科書 請問台灣有嗎?
想瞭解自己的病情不卻不肯多花個10分鐘跟醫生溝通討論
反而要醫生花個半小時來寫個自己看不懂的中文病歷來看
我只能說這根本是種本末倒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