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or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78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就算是也應該是針對退費或是賠償手續費為訴求吧,要找一個標的事件來改善消費環境,也應該是有實際損害的事件,例如類似你說的那些案例。如果今天業者是有退懷訂購費用和手續費,那麼這些下訂者有什麼實際的損害發生嗎?沒有嘛。


原本以為Dell愛美國為慶祝美國國慶+台灣正好多媒體展+Intel快調降CPU
所以讓紅、藍兩色比市價便宜一萬多元
廖先生又信誓旦旦地報錯價不會再發生
於是就訂了一台筆電,然後滿懷喜悅地去睡覺
隔天下午,居然說給價格錯了,原來它不愛美國
心碎了∼
說會給支持的客戶優惠
結果優惠價比市價還貴
心再碎了一次∼
於是開始對人產生不信任感,得看心理醫生
因為覺得被騙而不高興,被Dell的工讀生詛咒會下地獄、貪婪
自尊心受到嚴重創傷,被恐嚇到失眠
老闆說公司的sever是dell的,連最瞭解自己產品的人都會連續犯錯
以後IT部門24小時輪值
作息被打亂了,傷肝敗腎
七早八早打被道歉電話給吵醒
青春痘又長了兩顆

如果有人如上所述,不曉得算不算遭受實際損害?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所以才會有人提出看不懂這樣的訴訟其訴求的真正用意。
像良興的事件有賠償的動作,這是加分的,不代表 Dell 沒有做到這樣是扣分的,因為他的做法是法律賦予他有這樣做的權利。


法律並沒有賦予他有這樣做的權利吧∼
是過去一個零售通路犯了"僅只一次"錯的案例,而且價格是1/10之一,價差是9萬
而且該廠商沒雇工讀生詛咒顧客
沒有藉故拖時間,上了一週的新聞,之後還上各類媒體
case如此不同,而且案例的引用,還要看法官的意願及律師的說服力
舊 2009-07-19, 12:45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r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