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引用:
作者sopha
<del>
以前黨外的支持者,有好些是當初權益受損的鄉紳地主,但那些人只能提供些許銀彈,之所以讓黨外聲勢一直壯大無法僅憑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地主吧,包括所有反對執政當局的力量,可能是走在時代之先對自由民主心有嚮往者(這可是不分省籍的),還有對外來政權統治不滿的人,也有在執政當局傾全力拼經濟升級之下照顧不足的工農等弱勢團體,是所有這些力量的結合,才稍能與威權體制相抗衡,簡單以左右來分,並不週全,也沒有正確的描述歷史現實。

無米樂裡面有這部份的描述
當時政府用超低價徵收地主的土地, 然後放給佃農 -> 地主虧大了
原來佃農是付土地租金給地主, 現在佃農要繳土地稅與農作物的稅金給政府 -> 佃農沒賺的比以前多
米價一直被政府壓抑住, 不能隨便調漲, 當時只有政府才能買米 -> 因此農夫很難賺
每收成百公斤米還要強制捐多少給國軍 -> 也就是要農夫去養國軍

算起來, 政府才是最大的收穫者,
農夫要付出稅與農作物, 比以前更多, 也沒辦法靠農作物大賺, 政府抽的比以前更多
好處就是有了自己的土地, 但這土地也不是政府給的, 那是強迫地主讓出的, 政府也沒出到啥錢
何況地目用途是被限制的, 要是沒有機會被徵收, 那就永遠是那個價格, 也不會漲
加入WTO後, 農夫就更慘啦... 農作物價格被砍到更低,
還好有個老農津貼, 至少是餓不死
     
      
舊 2009-07-17, 02:17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