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小皮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404
引用:
作者sutl
那違約罰金如何?

廠商只需要退給消費者原本的匯款與匯費,這樣消費者就沒有不當得利。

但廠商必須付出同等金額的罰金給政府,這樣廠商才不敢亂來。

ps:必須是消費者有刷卡匯款的金額才算數。



但廠商必須付出同等金額的罰金給政府,這樣廠商才不敢亂來。

恐怕沒那麼簡單
政府要挖廠商的錢除了稅收是光明正大之外
其餘的名目不容易
企業是組成經濟活動的命脈
政府要搞到那麼過份
大家翻臉恐怕不是好現象

延伸這樣的行為
果真我是廠商要作弊
我會看情況玩

比方我這季廣告預算是兩百萬
報章媒體我都不上了
我就拿50萬來做"網站行銷過失"的耗損
專挑一些損率低卻又可以引發話題的商品來玩
然後監控下單情況
金額達到馬上停損
若是加上消費者動不動就要求償把事情鬧大的模式
等於又打了一記漂亮的全壘打
(甚至可以找些自己人來下單,讓損耗降低,隔天又請他們演戲哭爸說要組自救會)

隔天媒體頭條
xxx又出包了


50萬只是舉例
說真的50萬要玩損失沒啥好玩
很多大公司廣告行銷都不只這些錢
其實如果一些超級大廠真的要來玩
這真的是很省的方式
又可以增加官網進站的黏著率
(要不然dell第二次出包怎馬上又有消息?還不是很多人看第一次出包後就開始有事沒事進去看看)
DELL事件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
如果不是暴民的配合演出
品牌提昇真的有限
若是照個陰謀論的思維來看
那個下最大訂單"損失最多"的受害者
就是dell的人

暴民再玩呀
每dell上一次報紙
媒體為了充版面
就會再介紹一次dell


以上是很不鼓勵的商業行為
因為還是出自於"騙"
     
      
__________________
高雄汽車回收
舊 2009-07-17, 04:21 A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皮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