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ctsai0821
台北市交工處總工程司謝銘鴻說,變更車道配置,是因為原本機慢車設在外側第二車道,卻造成自行車遭到其他車輛夾擊,成為台北市自行車肇事率最高的路段,將機慢車移至最外側車道,對自行車騎士安全較有保障。
又是一個跟敦化南路自行車專用車道的思考模式在規劃交通動線..
|
這種就是政府老是用自以為跟得上時代的想法做事情,全沒有徵詢使用者的意見。
不過機車越線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不要違規就不會有事,這跟正義魔人有啥關係,汽車壓在雙白雙黃跟停止線一樣都有可能被拍,體積那麼大更容易被舉發。夾擊被迫等特殊狀況就算了,有時候根本也不是汽車擠過去的,現在很多一邊騎車一邊聽mp3的,根本就沒意識到(或根本就沒習慣去注意)自己已經到了內二線來,你輕輕叭一下要提示他都完全不甩你。搞不好還回頭瞪你一眼。
像我每天走的新生南路跟羅思福路一堆就是硬要鑽來鑽去,或者在最內側狂飆的騎士。熱門時段本來就很塞,大家排隊前進就不會有事,哪一線道都碼很擠,機車仗著體積小猛鑽我都不曉得在趕甚麼。最外側通常是跟公車在擠,那跟在公車後面前進有甚麼問題嗎?一定要一路鑽到前面,然後還大搖大擺停在內側車道的停止線外甚至是斑馬線上。我以前騎車也是前面停我就停了,你一路鑽到前面還不是紅燈。
我現在會讓機車的時候只有在下雨天,想想人家騎摩托車的淋雨不方便就算了,要不晴天遇到這種亂鑽亂標的一定跟他硬尬把他擠回去,停紅綠燈就拿出相機用長焦來拍,我開車回家大概要15分鐘,每天大概可以拍差不多30~40張違規的。我是不知道台北市怎麼樣拍才算數,要不乾脆以此為業搞不好還比較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