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5533115
當初發展鋼鐵石化,和電子金融時,類似這樣的聲音沒停過
站在現在看過去,
當初一條中山高,鐵路電氣化,......被報紙批的如何???
中鋼,竹科計劃時,罵聲嫌棄是沒停過的
而綠能環保,生物科技
正是因為產業發展沒成熟,才有無限可能及年輕人飛黃騰達的機會
發展成熟的產業像電子,金融保險,傳統產業,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年輕人現在進來,可能排到死都沒位子喔
而現在能在電子,金融保險,傳統產業,卡到位子的老人,都是當初產業發展未明就進來的年輕人
|
這個大家都知道,但要搞到符合申請資格...
找其他管道籌錢比較快...並不具有務實的意義。
會申請的越來越少,大多數會選擇其他方案。
且
利息和助學貸款一樣低
但是比房貸高...兩相比較之下,會選擇何者?
再
我對大學意見很多是因為,你也點出了現在人對大學的觀點,
沒有大學就業太困難,再爛都要念個大學...這是事實。
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大部分家庭不好的人必須要貸款,
再來個青年創業貸款...(前提是要先申請的到)
青年貸款無擔保,這是利率2.1%來算...
貸款100萬,6年還清,第一年13萬
月付1萬多...
相信很多人知道創業初期沒收入很正常的。
剩下5年償還每年本金20萬,很低對吧?
這種創業條件能還清我有點訝異,
而且100萬做的創業頂多是小生意罷了。
助學貸款還有一年免利的優點,不過說來說去...
家境不好的人剛畢業滿身貸款,說得過去?
而且申請這類貸款要先成立公司,
負責擔保肯定都拉家人...
這種情況失敗有多好玩您肯定了解,
以目前這種條件窮人要翻身不太可能。
別說我不懂柴米油鹽,
我剛畢業就有幫家庭的責任和義務,
起碼要先讓我弟、妹順利畢業就業(一個大學、一個高中)
父母曾經都領過高薪年收入(200萬),
父親也曾是大公司主管,且連續拿了20多年績優員工...
公司還花錢栽陪我父親這種中階幹部
現在呢?
房貸還完再加上錯誤的決策,兩人30年工作只值一棟房子,
辭退理由很容易:今年公司不賺錢。
強制精簡XX%人力。
公司「三高」優先裁員,把員工全部資遣,
沒老人做事處理問題怕出包怎辦?
成立人力公司把這些資遣掉的員工,用契約工簽回來。
這就是現在企業的道德良知。
當我看到台積電如此待員工,
我心理第一直覺是「又發生了。」
專業夠強但是冷門的結果就是,出了公司門,就是沒技能。
學習第二專長的下場呢?技能不夠專精...(哪來這麼多天才?)
多數人一生能擅長一種專才就算是厲害了。
IT人出了IT門剩下什麼?
別認為現在專業滿身,坐領高薪不會被取代...
當您年紀夠大,年齡並不會隨著時間改善變的更有優勢,
又不是決策階級,
被公司檢討、放棄肯定就從中階級開始,
當然也可能不會降臨在您身上。
不過我們家庭比較早已經歷過這類的現實社會。
早6年前我就體認到:對公司來說
沒有任何人是重要到無法取代的。
我算是班級上的佼佼者,成績不好但會鑽門路,
剛退伍馬上就有工作,還有這自信活的下去,壓力誰沒有?
但今天不是無病呻吟。
中生代這些當家的人,從政府到企業主到所謂主管階級。
甚至包含您,
捫心自問:獨善其身的你們,為這個社會鋪了怎樣的路?
最起碼的一點,不要和媒體共舞一起打壓新鮮人的起薪,
因為你們的後代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
您之前的言論我無法接受,辦公人員領1萬8正常?
只因為辦公人員無法顯現出對公司的價值?
我絕對無法苟同,
這種看法和公司不賺錢的部門應該裁撤掉一樣沒有水準。
也顯示出台灣獨有的重視眼前業績的短視。
今天我剛出社會領32K,用比別人多點優勢,
一起加入聲討這些22K活該、應該,
那我就是罪人。
所以請不要再說22K甚至更低的薪水是
應該的這類妄言,
這是對閣下這類對公司發言權的人一點良心建議。
我年輕,但我會思考